王玥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新文科理念下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的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 2024年
- 伴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提出,高校教育迎来新改革发展契机,应用型高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教学基地,其专业集群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目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方向。本文就基于新文科教学理念,探讨了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意义、特点,以此提出课程体系重构的原则及路径,以便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工作的参考借鉴。
- 汪淑双王玥董国峰
-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重构
- 唐宋时期写作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9年
-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创作极度繁荣的时期,写作教育也因此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文章轨范》《文章正宗》《文章精义》《文则》等较有影响的写作教材,韩愈、柳宗元、朱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等诸多唐宋文人的作品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写作教育思想。唐宋时期的诸多写作教育思想久验不爽,对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实践与思考,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发展。
- 任雅玲王玥张爱玲王丹阳
- 关键词:唐宋时期传承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 2022年
- 师范专业认证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等,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作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培养师范生核心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要适应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以及师生角色定位加以革新。文章就以古代文学课程为入手点,分析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的原则及要求,并着重探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进行讨论,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王玥
-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跨学科融合与特色发展路径
- 2024年
-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专业集群的跨学科融合特色化的发展是目前高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就着重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现状、特征及存在若干问题,探讨了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实现特色化的发展,以便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集群建设都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借鉴。
- 王玥汪淑双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
- 基于多媒体的古代文学一流课程信息化建设--评《创建高效信息化课堂》
- 2022年
-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生活中,数字化、信息化的应用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也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古代文学在时代发展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由马九克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建高效信息化课堂》一书,深入探讨了在多媒体技术发展下,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 王玥
-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课程信息化古代文学多媒体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学习动力
- 浅析司马迁笔下的郭解形
- 2012年
- 郭解是《史记·游侠列传》中一个具有斑斓光彩的人物,与其说郭解是一个单纯的人物形象,不如说他是司马迁卓越史学观的体现。因此,解读郭解形象对理解《史记·游侠列传》的文化价值和司马迁的史学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王玥
- 关键词:《游侠列传》
- 面向师范类高校“四素养”课程思政改革——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 2023年
- 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应认真落实新时代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精神,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培养“四有好老师”等方面的作用,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的“四有好老师”理念融入到师范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打造“专业素养+师德素养+职业素养+价值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引导师范生树立学高为师的专业素养、身正为范的师德素养,沟通合作的职业素养,以及敬业奉献的价值素养。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自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教师职业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
- 高岩王玥汪淑双
-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