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宁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疫霉
  • 5篇致病疫霉
  • 3篇拮抗细菌
  • 3篇菌株
  • 2篇马铃薯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拮抗
  • 1篇拮抗放线菌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萌发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枯草芽孢杆菌
  • 1篇发酵液
  • 1篇防病
  • 1篇防病作用

机构

  • 5篇河北大学
  • 3篇保定学院
  • 1篇邢台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蒋继志
  • 5篇王雪宁
  • 4篇李明
  • 3篇吴艳清
  • 1篇李兵
  • 1篇孙涵
  • 1篇李丽艳

传媒

  • 2篇作物杂志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SR13-2菌株的鉴定及对马铃薯离体组织的防病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SR13-2菌株是前期从种植莴苣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本试验依据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试了其菌液在离体马铃薯组织上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深红沙雷氏菌(Serratia rubidaea),菌液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可达91.83%,治疗效果可达83.33%,显著优于甲霜灵锰锌以及其他几株拮抗细菌,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这表明SR13-2菌株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面有较大潜力。
蒋继志王游游王雪宁李丽艳万安琪李明
关键词:拮抗细菌致病疫霉马铃薯病害防治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WL2鉴定及其发酵液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明确WL2菌株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体生长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特性,本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离体组织培养法检测WL2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效果,评价发酵液抑菌作用稳定性;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WL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WL2菌活体、菌液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7%,86.8%和82.4%;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WL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发酵液经121℃高温处理后,抑菌率>50%,经pH值2~12的条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率>70%,在紫外灯(20 W)下照射12h后,发酵液抑菌率仍能达到77%以上,并且发酵液在4℃条件下可至少存放1年并保留其生防活性。这表明WL2菌株在开发成微生物制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王游游蒋继志王雪宁李明吴艳清
关键词:拮抗细菌致病疫霉马铃薯枯草芽孢杆菌
致病疫霉诱导放线菌Sy11菌株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在筛选致病疫霉拮抗菌过程中,发现放线菌Sy11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方式和条件,采用平板对峙共培养法探讨了致病疫霉诱导Sy11的适宜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诱导后Sy11菌株抑菌作用的持续时间等.结果显示,只有活体致病疫霉才能诱导Sy11的抑菌作用,死亡的致病疫霉菌体没有诱导作用;用黑麦培养基20℃黑暗对峙培养7d,从Sy11菌落向外12mm处的无菌体琼脂块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79.38%,与Sy11菌株完整菌落的抑菌率86.47%相近;而且发现致病疫霉诱导1次后,Sy11的抑菌能力即可连续传递13代,且抑菌率保持在65%以上.这些结果表明,Sy11是在受到活体致病疫霉诱导之后才对致病疫霉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具有遗传性.
蒋继志王雪宁李成斌张荷花李兵
关键词:致病疫霉放线菌抑菌作用
几株拮抗细菌抑制致病疫霉孢子萌发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前期试验中发现芽孢杆菌(Bacillus spp.)WL1和WL2等6株细菌的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其中WL1、WL2和M15菌株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为深入了解其抑制作用,以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更具生防潜力的菌株,本试验比较了这6株菌株的菌液和其中3株菌株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效果以及菌液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病害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以WL2菌株最强,在最低菌液浓度(1×10~4 cfu/m L)下,病菌萌发率及释放率均在36%以下,显著低于对照(47%以上);菌液处理不同时间后,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综合抑制作用仍以WL2菌株最强,处理18 h后其抑制强度保持不变,其次是M15菌株,对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也不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发酵液抑制不同时间后,也以WL2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所需时间仅为1.0~1.5 h,而WL1和M15则需处理2.0 h或2.5 h以上。预防效果也显示,经WL2菌液处理后的马铃薯离体叶片病情指数最低(14.4),相对保护率达到81.2%。
王游游蒋继志李明王雪宁吴艳清
关键词:拮抗细菌致病疫霉
拮抗放线菌Sy11菌株感应的致病疫霉信号分子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明确拮抗放线菌Sy11菌株在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方面的潜力,以及Sy11菌株与致病疫霉间的感应现象,采用打孔法和离体组织培养等方法检测Sy11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和离体生防效果,通过对峙培养法和纸板隔离法明确菌株间的感应现象以及由Sy11菌株感应的致病疫霉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Sy11菌株活体和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9.7%和82.5%,菌液在马铃薯离体块茎和叶片上的相对保护率均高于85.0%;此外Sy11菌株只有在致病疫霉的诱导作用下才分泌抑菌物质,诱导后产生并分泌的抑菌物质的抑菌率达76.5%;Sy11菌株感应的致病疫霉信号分子易溶于甲醇,可耐受80℃高温。以上结果表明Sy11菌株在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较大潜力。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分离纯化致病疫霉信号分子,明确感应诱导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王游游蒋继志田荟遥李明王雪宁吴艳清孙涵
关键词:致病疫霉信号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