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鸿达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电极
  • 1篇对苯二酚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管修饰
  • 1篇碳纳米管修饰...
  • 1篇邻苯
  • 1篇邻苯二酚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二酚
  • 1篇苯二酚

机构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篇郑新宇
  • 1篇李清禄
  • 1篇郭宇恒
  • 1篇王鸿达
  • 1篇陈燊

传媒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聚L-白氨酸-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同时检测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被引量:4
2014年
用Nafion将单壁碳纳米管(SWCNT)固定到玻碳电极(GCE)上,再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L-白氨酸(L-LEU)聚合到SWCNT/GCE上,制备得到poly L-LEU/SWCNT/GCE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研究了对苯二酚(HQ)、邻苯二酚(CC)共存时,二者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HQ和CC有很好的电催化和分离作用.二者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GCE相比显著增强,HQ和CC的氧化峰电位差和还原峰电位差分别为124 mV和131 mV.HQ和CC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7~1.0×10-4、5.0× 10-7~ 1.0×10-4mol/L.检出限分别为8.0×10-8、1.0×10-7mol/L.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稳定性良好.在模拟废水中采用该修饰电极对HQ和CC进行检测,结果满意.
郭宇恒王鸿达徐润学陈燊李清禄郑新宇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苯二酚邻苯二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