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自浩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地震台
  • 2篇远震
  • 2篇M
  • 1篇地电
  • 1篇地电场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记录
  • 1篇地震监测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衍射
  • 1篇衍射波
  • 1篇仪器
  • 1篇仪器改造
  • 1篇源地
  • 1篇远震接收函数
  • 1篇震级

机构

  • 8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8篇罗自浩
  • 5篇白占孝
  • 3篇马丽
  • 2篇张超美
  • 2篇李启雷
  • 2篇何岗
  • 1篇李玉丽
  • 1篇陈永花
  • 1篇樊俊屹

传媒

  • 6篇高原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计算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次地震的断层走向和倾角基本一致。为进一步验证震源深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提取s Pn震相,通过计算sPn与Pn的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得出的震源深度为15.2 km。校正深度震相法因震相识别精度和速度模型影响会产生10%~15%的误差后,结果与CAP方法比较接近。
李启雷李玉丽马丽罗自浩
关键词:震源机制震源深度
不同采样率下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同震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利用湟源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分钟值、1 sps、10 sps和100 sps四种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通过自检分析、同震应变阶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玛多M7.4地震同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钟采样记录的地震波信息缺失严重,用分钟采样数据进行地震波初动、同震变化幅度等研究将会得到信度较低的结论;采样率越高,记录应变地震波信息的能力越强,但100 sps采样和10 sps采样结果相差不大,10 sps采样已能记录到比较全面的应变地震波信息;同震应变阶的变化性质和变化幅度与采样率无关;未来布设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时,建议应将采样率至少提高至1 sps。
唐磊邱泽华樊俊屹罗自浩
关键词:采样率同震变化频谱分析
浅谈湟源地震台地震观测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2017年
湟源地震台站主要有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四大观测手段。通过科学管理和发展,湟源地震台在观测工作中取得了多项成绩,其中测震学科连续多年取得显著成绩。对湟源地震台抓各项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张超美罗自浩
关键词:地震监测台站管理
湟源地震台P波衍射波的记录特征与分析处理被引量:2
2015年
在各类地震观测学教材上,Pdif震相的理论范围大都在震中距143°左右,最远到达165°左右,通过对湟源地震台于2005年至2013年记录到的36个极远震的分析,对Pdif震相在湟源地震台的记录特征和在分析处理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罗自浩张超美白占孝
关键词:极远震
青海金银滩、门源、大武地电场干扰因素分析
2022年
利用2019~2021年的观测资料,通过查阅观测日志、干扰源调研等方法,对金银滩、门源、大武地电场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银滩地电场以地电阻率供电干扰及牧民抽水泵漏电干扰为主;门源地电场以太阳能板漏电干扰及降雨干扰为主;大武地电场的主要干扰因素为漏电干扰。针对以上干扰因素,分析认为金银滩地电场地电阻率供电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地电仪供电电流大小来抑制,牧民抽水泵漏电干扰应该改造线路;门源地电场的太阳能板漏电应该做绝缘处理,防降雨干扰应该从埋设电极出发;大武地电场的漏电干扰应该与当地牧民沟通,改造线路解决。
白永祯白占孝罗宾生晁增辉杨开来罗自浩何岗
关键词:地电场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计算湟源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2020年
基于青海湟源地震台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使用H-k叠加搜索方法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波速比及泊松比。结果显示,湟源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为60.4 km,波速比为1.65,泊松比为0.21。
罗自浩晁增辉白永祯马丽罗宾生何岗白占孝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泊松比
玉树地区M_L和M_s震级转换公式的初步研究
2018年
利用青海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0年至2017年可同时测定M_L和M_s震级的地震,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对重新仿真后量取的近震震级和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并全面分析得到2种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即M_s=1. 13M_L-0. 80,并与郭履灿转换公式进行对比,两者存在相似性,但因地区差异存在系统偏差,差值大多在0. 3左右。
马丽李启雷罗宾生白占孝罗自浩陈永花
关键词:近震震级面波震级
湟源地震台数字地震记录的环境干扰分析及滤波器制作被引量:5
2011年
对湟源地震台周边各种因素所致的地震记录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扰源主要有采石场爆破、灌溉水渠、小河、车辆干扰及各种天气及固有干扰等。根据这些干扰源的频谱特性,采用MATLAB语言,设计、编制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在震相识别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白占孝罗自浩
关键词:干扰源滤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