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珊珊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3年
- 综述了溶致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制备及表征,重点对反相双连续立方液晶和反相六角相液晶在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溶致液晶载药系统提供参考。
- 陈玉林桂双英钱珊珊
- 关键词:溶致液晶药物载体
- 基于脂质组学的桃红四物汤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Tang,TSD)对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大鼠血清脂类代谢物的影响,分析TSD改善AUB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不完全流产法复制AUB大鼠模型,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检测血清的脂质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脂质,明确TSD干预前后血清中脂质变化。结果共筛选出11种差异性脂质,主要有磷酯酰肌醇、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固醇脂、神经酰胺、丙烯醇脂及脂肪酸。给予TSD干预后,筛选的差异脂质均有回调至正常的趋势。结论TSD改善AUB可能与磷脂酸、磷酯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神经酰胺等脂质代谢有关。
- 苏梦宇张艳艳黄荣程瑶钱珊珊彭灿彭代银刘晓闯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子宫异常出血脂代谢紊乱
- 青藤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考察浓度、流速对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为体内青藤碱微透析实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回收率,采用超高效液相测定青藤碱含量。结果流速相同时,探针的回收率和损失率与周围药物浓度无关;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与损失率在各流速下相近。结论微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体内药动学研究,反向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测定。
- 钱珊珊陈玉林桂双英刘明群陈磊
- 关键词:微透析青藤碱
- 复合物微针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青藤碱透皮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优选复合物微针的处方工艺,并探讨微针对盐酸青藤碱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铸法制备复合物微针,采用单因素法优选处方,并对微针进行表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微针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微乳凝胶、盐酸青藤碱凝胶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微针的处方工艺为:质量分数90%麦芽糖与10%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在160℃混合均匀作为微针基质,并向其中加入重量比10%的聚乙二醇(PEG-4 000)作为脱模剂,在65℃脱模;制备出的微针,形貌学考察与机械强度考察均符合要求。微针预处理皮肤后分别使得盐酸青藤碱微乳凝胶、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15.50倍和22.13倍。结论:复合物微针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使用复合物微针对大鼠皮肤进行穿刺后与单纯的被动扩散比较,能显著增加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累积渗透量,微针为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系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无痛的透皮给药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陈磊桂双英钱珊珊方慧慧
- 关键词:微针盐酸青藤碱经皮给药
- 三七破壁饮片质量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检测方法,对10批三七破壁饮片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指纹图谱及其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粒径分布以及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等进行检测,建立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三七破壁饮片为灰褐色至灰黄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回甜。显微镜下可见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 μm,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导管碎片较少。薄层鉴别显示,10批样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范围为5.05%~9.82%,总灰分范围为2.96%~ 3.20%,酸不溶性灰分范围为0.52%~1.19%,浸出物含量范围为21.03%~27.78%,每0.01 g样品中未破壁细胞数为46~81。指纹图谱显示,各批次三七破壁饮片的色谱图相似度为0.879~0.996。粒径分析显示,各样品D 90 为34.09~38.93 μm。10批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总含量为 6.9%~ 8.3%。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
- 梁笑徐国兵钱珊珊桂双英王举涛葛鼎剧梦真鲍炳娟
- 关键词:显微鉴定薄层鉴别指纹图谱粒径分布
- 《中国药典》三七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优选三七含量测定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对皂苷类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结果最佳制备方法为采用75%甲醇,回流提取1次,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100℃。结论优选出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成分提取率较高,为三七含量测定时供试品溶液制备提供参考。
- 梁笑钱珊珊孙寒王雨宵舒子璇张晓倩周卓何霈棠徐国兵桂双英
- 关键词: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 肿瘤科毒性中药处方临床应用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肿瘤科门诊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毒性中药品种、毒性中药使用频次、超剂量频次及毒性中药联合使用等问题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中,共涉及22味毒性中药饮片,占医院毒性中药81.48%,50~60岁使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居多(217例,占25.89%),且每张处方药味多集中在11~15味,临床主要用于各类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妇科疾病等。除了土荆皮、白果、蜈蚣3种以外,其他毒性中药均存在超剂量现象。毒性中药联用≥2味处方231张,以2味联用190张最多(占比22.67%)。配伍禁忌处方78张,以炮附片与半夏配伍居多,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失眠、郁病等。结论 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使用普遍,超剂量现象多,需警惕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及毒性中药联用配伍导致的潜在风险,应加强药物管理,促进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钱珊珊高晓明韩明辰杨满琴
- 关键词:肿瘤科超剂量
- 基于双位点同步微透析技术的青藤碱微乳凝胶皮肤及血液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采用双位点同步微透析技术研究青藤碱微乳凝胶(Sinomenine-loaded microemulsion gel,SMG)的大鼠皮肤与血液药代动力学过程,探究SMG的经皮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青藤碱的超高液相色谱(UPLC)含量测定方法,开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SD大鼠经麻醉,腹部脱毛处理后,植入线性探针和血液探针,局部涂抹青藤碱微乳凝胶,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UPLC技术测定皮肤和血液透析液中青藤碱浓度。结果青藤碱的UPLC分析方法在0.5~2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色谱的专属性、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均符合微透析样品检测要求。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青藤碱在皮肤中C_(max)为(10.91±3.05)μg·mL^(-1),T_(max)为(180.00±39.80)min,AUC_(0→t)为(736.51±45.30)μg·min·mL^(-1);在血液中C_(max)为(6.74±1.91)μg·mL^(-1),T_(max)为(239.98±40.85)min,AUC_(0→t)为(426.43±30.18)μg·min·mL^(-1)。结论SMG经皮给药后能够缓慢持续释放青藤碱,可在皮肤中形成储库效应。
- 丁杨钱珊珊郭健桂双英
- 关键词:经皮给药青藤碱微乳凝胶微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