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艺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根管
  • 7篇磨牙
  • 3篇上颌
  • 3篇器械
  • 3篇下颌
  • 3篇恒磨牙
  • 3篇C形根管
  • 2篇第二磨牙
  • 2篇第一恒磨牙
  • 2篇第一前磨牙
  • 2篇旋片式
  • 2篇旋片式真空泵
  • 2篇牙根
  • 2篇牙根管
  • 2篇硬质
  • 2篇硬质塑料
  • 2篇真空泵
  • 2篇上颌第一前磨...
  • 2篇塑料
  • 2篇髓室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 4篇武汉大学附属...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4篇闵艺
  • 5篇范兵
  • 5篇高原
  • 3篇万新辉
  • 2篇范伟
  • 2篇马净植
  • 2篇杨俊
  • 1篇东耀峻
  • 1篇何淼
  • 1篇张子懿
  • 1篇陈鹏
  • 1篇夏天娟
  • 1篇李航

传媒

  • 6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复用器械保护性标准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复用器械保护性标准化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没有清除口腔复用器械污染物并保湿暂存的标准方法的问题,所述的方法包括:使用含酶湿巾对使用后的器械进行擦拭,初步去除掉血液、唾液和附着物;将初步去除掉血液、唾液、...
夏天娟闵艺耿艺轩黄欢汤修宇
根管内X线造影剂输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自动将X线造影剂输送进入牙根管系统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根管系统的X线造影检查。该装置主要由旋片式真空泵、防止液体吸入真空泵的滤芯器、透明硬质塑料连接管、带开关的对通阀、造影剂输送头、用于贮存造影剂的注射...
范兵范伟杨俊高原闵艺
文献传递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髓室底形态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髓室底形态。方法:采用显微CT(μCT 20)对44颗具有C形牙根的离体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扫描,利用3-D软件重建髓室底形态。根据髓室底的形态以及半岛形髓室底和髓壁之间牙本质融合带的位置将重...
闵艺范兵
关键词:C形根管髓室底下颌第二磨牙
文献传递
CBCT在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评估CBCT影像系统在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1颗完成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回访,拍摄X线片,进行CBCT扫描重建,对比研究患牙根管治疗前以及回访时病变区域的变化,了解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发生情况,评价根管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17例临床术前诊断为根尖周病的病例在CBCT上均可见根尖周组织存在破坏,而X线上仅8例可见根尖区存在破坏。回访病例中根据X线片和CBCT影像诊断为根管治疗后疾病分别为17.03%和39.02%(P<0.05)。结论:CBCT有利于评估根管治疗程序的可靠性,对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断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牙髓病诊治中推广应用。
闵艺李航万新辉
关键词:CBCT
恒磨牙髓室底的形态及其应用研究
闵艺
关键词:恒磨牙髓室底C形根管
一种间隙保持器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
一种间隙保持器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所述间隙保持器包括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型的第一基牙端、第二基牙端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基牙端与所述第二基牙端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采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型得到间隙保持器,实现了解决了金...
闵艺
中国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显微CT研究
2024年
目的:使用显微CT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方法:对190颗分叉根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显微CT扫描,三维重建根管形态。对根管形态进行分类,记录副根管、根管环、管间交通支、根管峡区、MB2、根尖三角洲发生率;对根尖狭窄部进行分类;记录根尖孔的数目。结果:近颊根管2-2型多见(25.3%),远颊根管(83.2%)和腭根(92.1%)1-1型为主。近中颊根的副根管、管间交通支、根管峡区、根尖三角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远颊根和腭根(P<0.05)。81.6%的近中颊根存在MB2。根尖狭窄发生率较低,最常见是单一缩窄型。80.5%近中颊根存在有2个以上的根尖孔,67.4%的远中颊根和70.5%的腭根只有1个根尖孔,三根之间的根尖孔数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复杂多样,尤其是近中颊根,临床行根管治疗应防止遗漏根管,提高机械和化学清理的效果。
戴钰桦Chialing Tsauo龙子腾闵艺高原
关键词: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清理通路设计研究
目的:应用显微CT技术探讨和验证针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不同根管口类型的根管清理通路设计。方法:收集具有C形牙根的下颌第二磨牙44颗。在显微镜下用10或15#K锉探查根管口,并根据不同的根管口形态插入根管锉。对带锉的离体...
范兵闵艺
文献传递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及根管峡区再治疗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评估不同再治疗技术清理根管及峡区内根充物的效果。方法:30颗单牙根双根管的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充填后分为3组去除根充物:A组,不锈钢器械(K锉和H锉);B组,不锈钢器械(K锉和H锉)+除丁克溶剂;C组,ProTaper再治疗器械+除丁克溶剂。记录操作时间。各组用除丁克暂封5min,再使用EndoActivator冲洗,拍摄X线片,评价根管内根充物残留量。结果:A组操作时间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清洁效果优于A组。根管内暂封除丁克及使用EndoActivator冲洗后残留物显著少于器械操作即刻结束的残留物(P<0.05)。结论:各种再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清除根管及峡区内的根充物,除丁克和EndoActivator有助于减少根充物残留。
闵艺马净植高原万新辉
关键词:根管再治疗
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形态的显微CT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使用显微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尖5mm形态。方法:采用显微CT对152颗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扫描,利用3-D软件三维重建根尖5mm形态。记录根尖孔和侧副孔数目、峡区发生和分型。结果:94.08%下颌第一恒磨牙有两个单独牙根,61.84%有3个根管。60.91%的近中根有两个根尖孔。37.27%的近中根和33.01%的远中根有侧副孔。73.68%的牙出现峡区,峡区形态以IV型最为常见。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形态复杂,常规根管治疗和根尖手术应考虑其复杂性。
闵艺何淼卢冠凡
关键词:CT下颌第一磨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