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青年女性的就业满意度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描述分析了青年女性就业满意度的现状,并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青年女性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际拟合,最后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青年女性的就业满意度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 陈婷婷
- 关键词:青年女性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
- 中国出生性别比城乡差异的社会性别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在综述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描述了近30年来中国城乡出生性别比的总体现状。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城乡出生性别比之间的差距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针对这种变化,我们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出生性别比城乡差异的多元理论解释框架,分析导致城乡出生性别比之间的差异趋于明显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当前中国出生性别比城乡差距的几点对策。
- 陈婷婷叶文振
-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城乡差异社会性别分析
- 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前瞻
- 2011年
- 女性学理论体系是女性学的重要知识内核和学科支撑。系统梳理近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推动女性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2006年以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点是:跨学科性逐渐增强,但"理论预设"的痕迹过于突出;实证支撑不断丰富,但存在将社会性别分析夸大化的倾向;多元综合趋势明显,但没能从根本上克服简单糅合的弊端。为了加快女性学理论建设的发展,促使中国女性学学科的真正成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术队伍和研究对象的性别多元化;在中国女性学学者中倡导学派意识;强化理论研究的合作精神和全球视野。
- 陈婷婷叶文振
- 关键词:女性学
- 论两岸家教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
- 2011年
- 回顾两岸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展示两岸家教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借助对两岸家教这些年互动的现状分析,说明两岸家教交流合作的可行性;通过对两岸家教的未来展望,以期对促进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共同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 叶文振李静雅陈婷婷
- 关键词:家庭教育
- 中国城镇人口的消费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
- 2011年
- 文章利用第一期全国综合抽样调查资料,探讨了中国城镇人口的消费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个人全年总收入、调查地类型、教育程度以及主观家庭生活水平是影响现阶段城镇人口高档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 陈婷婷
- 关键词:城镇人口影响因素
- 夫妻权利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研究——基于2006全国综合调查的数据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根据2006年全国综合调查(CGSS2006)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夫妻权利运行的三个要素:权力基础(教育差、年收入差);权利过程(互诉烦恼、对钱不同意见频率);权利结果(家务差、家庭事务决定权)对婚姻满意度的具体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权利过程是影响婚姻满意度最重要的环节,其中配偶向被访者诉说烦恼和对钱不同意见频率都有显著影响;教育差虽也有一定的负向显著度,但其影响程度较小;夫妻年收入差、家务差和家庭事务决定权并无显著性。
- 陈婷婷
- 关键词:权力基础婚姻满意度
- 已婚流动妇女的性生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课题组收集的数据,描述当代已婚流动妇女的性生活状况及其与从未外出打工已婚女性和已婚流动男性的性生活水平差异,通过建立多视角、多因素的综合解释模型,对已婚流动妇女性生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和检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家庭经济支配权、与配偶居住情况、打工当地朋友数等是已婚流动妇女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陈婷婷
- 关键词:性生活影响因素
- 中国农村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全国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
- 2011年
- 基于2006年全国综合调查的数据,本文描述了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和农村男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并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理论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己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本村和外村人际交往以及社团参与情况对农村女性性别意识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在注意提高妇女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劳动参与率的同时,从社区和社会层面拓宽农村女性的社会交往。
- 陈婷婷
- 关键词:农村女性性别意识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