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子瞻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新能源
  • 3篇能源
  • 3篇汽车
  • 3篇煤制油
  • 3篇竞争力
  • 3篇矿产
  • 2篇电池
  • 2篇新能源汽车
  • 2篇水资源
  • 2篇能源汽车
  • 2篇汽车产业
  • 2篇燃料电池
  • 2篇资源需求
  • 2篇煤化
  • 2篇煤化工
  • 2篇煤化工产业
  • 2篇矿产资源
  • 2篇化工
  • 2篇化工产业
  • 2篇

机构

  • 15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5篇陈子瞻
  • 4篇周凤英
  • 3篇赵汀
  • 3篇刘超
  • 2篇闫强
  • 2篇黄凡
  • 2篇王高尚
  • 2篇高天明
  • 1篇代涛
  • 1篇李建武
  • 1篇王岩
  • 1篇宋慧玲
  • 1篇程春艳
  • 1篇李杰
  • 1篇李德先
  • 1篇韩梅

传媒

  • 7篇中国矿业
  • 3篇地球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铼资源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被引量:3
2024年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近年来,铼的矿产勘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获得铼查明资源储量787.41 t。从世界上看,铼的规模生产开始于1930年。与世界相比,中国铼工业发展并未形成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其开发利用严重依赖寄主矿床的开发利用。借鉴国外铼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铼的应用从添加剂到催化剂到航空发动机再到量子计算,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对铼资源需求的增长。预测未来10~20 a国内铼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需求也将达到高峰期,铼资源保障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开展全国铼矿资源潜力评价,查明铼的可用资源量和潜力,加强铼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产业化,建立铼的战略储备机制。
黄凡赵云彪王岩王岩李德先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通过罗列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和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中国煤化工产业应适度建设煤化工产业园区,通过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陈子瞻赵汀刘超周凤英闫强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水资源禀赋的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分析
水资源是煤制油气产业布局的各种要素中的最重要一项.本文从典型省区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出发,根据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归纳出三种煤炭与水资源之间关系的分类,并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如何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煤制...
陈子瞻
关键词:水资源布局规划
“2.0时代”的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关键矿产需求展望
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国内共销售了103.8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相比上年的92.06万辆同比增长12.79%。十多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都在坚定的走BEV主导的单一性路...
陈子瞻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稀土
文献传递
铟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铟资源广泛应用于ITO靶材、半导体化合物、焊料及合金等材料的生产制造,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金属。文章基于铟资源全产业链视角,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全球铟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并展望未来供需趋势,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全球再生铟供给已超过原生铟供给;原生铟供给高度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四国;再生铟供给集中于日本、韩国。(2)全球铟资源消费量大幅增长,二十年来,翻了两番;日本与韩国是全球铟资源的消费主体;ITO靶材是主要消费领域。(3)2007年以来,全球铟资源总供给量大于总消费量600 t,预判这部分差量进入了国家储备。(4)未来中国增加铟资源供给的途经可以借鉴日本与韩国的经验,从社会存量中再利用铟资源,提高铟全产业链利用效率。
李芳琴黄莉李杰陈子瞻
关键词:产业链战略金属
中国铍资源供给风险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铍在航空航天、国防和一些特殊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关乎国家安全和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性矿产之一。本文从铍资源分布、供应和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全球资源供需格局,并基于产业链视角剖析了中国铍资源的供应、产业等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铍资源禀赋较差,未来供应增长潜力有限,不能满足未来需求的快速增长;高端铍产品技术存在短板,严重依赖进口;全球铍资源的供应链、产业链呈现高度垄断特征,安全风险高。基于未来安全风险,本文从增强战略储备、拓展进口来源、加大科技攻关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我国铍产业链安全供应提供参考。
陈子瞻郭冉启韩梅李芳琴
关键词:全产业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性矿产需求趋势分析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变革方向.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爆发式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53.8%,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47.4%.新能源汽车与传统...
马哲李建武王高尚陈子瞻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煤制油成本案例分析及产业前景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基于实际案例,分析了煤制油的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费成本和财务成本构成,并核算了当前条件下,煤制油的制造成本区间。结论是煤制油产业在国际油价高于50美元/桶时具有竞争力,且其成本具备下降空间。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煤制油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指出煤制油产业的成长期需要给予和常规油气不同的税收政策。
陈子瞻王高尚
关键词:煤制油产业竞争力
2035年我国碲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2025年
碲作为半导体温差制冷、太阳能电池、红外探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其安全供应至关重要。因此,准确研判未来碲资源供需平衡态势,对于科学规划我国碲资源供给侧产能布局与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碲资源未来需求进行预测;其次基于铜-碲共伴生特性,利用“S”型曲线预测了我国精炼铜未来需求;最后据此推导出碲资源未来供给潜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铜资源需求饱和,以及再生精炼铜比例上升,铜阳极泥中的碲资源供给潜力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碲资源供给潜力从2023年的539.8 t下降至2035年的393.4 t。(2)现阶段,我国碲资源消费需求相对疲软,预计碲资源过剩状态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3)随着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红外探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未来碲资源需求量激增,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逐渐收窄。到2035年,我国碲资源供应缺口将达到81.8 t。针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供不应求趋势,本文提出:推动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库存的有效利用和消耗;构建碲资源战略储备管理体系,提高未来资源供给弹性;拓宽碲资源的获取途径,增强供应的稳定性和保障能力等措施。本文研究对促进我国碲产业链健康发展具有科学参考意义。
韩中奎陈子瞻潘昭帅代涛杜力普李杰高天明
关键词:ARIMA模型
煤炭制氢产业现状及我国新能源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本文首先对几种主要的氢气制备技术的成本进行了核算。基于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绝对多数的特点,以及不同原料制备氢气的成本差异,指出中国应优先选择煤炭作为氢气的制备的来源。另一方面,液氢的能量密度远大于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反应后产生的排放物只有水,是一种非常纯净的能源,亦不存在锂电池生命周期结束后的污染处理问题。建立氢社会是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工业转型的良好机遇。
陈子瞻赵汀刘超周凤英
关键词:燃料电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