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鹰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能学
  • 2篇小鼠
  • 2篇机能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新生小鼠
  • 1篇虚拟实验
  • 1篇虚拟实验平台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医学机能学
  • 1篇诱导分化
  • 1篇三硝基苯磺酸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皮质
  • 1篇千金子
  • 1篇网络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5篇陈小鹰
  • 1篇张阳
  • 1篇余靖
  • 1篇郑雨
  • 1篇侯绍章
  • 1篇高美钦
  • 1篇王志红
  • 1篇林玲
  • 1篇汪婕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医学机能学虚拟实验平台在实验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针对我校基础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缺乏系统的实验指导等问题,将医学机能学虚拟实验平台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验技能培训,从而分析其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成效,提出应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开放虚拟实验平台、扩充学科前沿的实验项目来弥补短期培训的不足。
陈小鹰汪婕林玲
关键词:机能学大学生
浅谈如何做好机能学实验准备工作
2014年
机能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掌握实验学知识、科研方法,提高其思维、创新、自学、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为此,我们从提高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实验管理、规范预实验的操作等方面入手,做好机能学实验的准备工作。
郑雨陈小鹰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
不同比例TNBS诱导Balb/c小鼠克罗恩病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023年
目的不同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比例诱导Balb/c小鼠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以完全随机区组化的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分为4组,按水∶无水乙醇∶TNBS比值分为模型1组(2∶5∶3)、模型2组(1∶5∶4)及模型3组(0∶5∶5),每组8只。另8只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以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结肠长度变化、粪便性状、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等为指标评价不同比例TNBS诱导的小鼠CD模型进展并计算小鼠生存率。于建模后第7天取材进行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组织病理评分,取小鼠血清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同时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果模型3组小鼠生存率低,整个实验周期体质量持续下降,建模第3天即出现严重腹泻、便血等症状,7天后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01),组织损伤严重,组织病理学评分及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模型1组小鼠第3天情况与模型3组相似,体质量在第3、4天显著下降(P<0.05)后有所回升,第7天镜下检查结肠组织损伤及炎症情况轻,结肠长度并无显著缩短;模型2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及IL-6水平变化情况与模型3组相似,炎性细胞浸润及结肠局部损伤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模型2组(体积比1∶5∶4)小鼠生存率高,炎症轻重程度适中,病理变化情况稳定,是一种CD研究较好的模型制备方法。
陈泽鸿余深翼陈小鹰曾晓萍
关键词:BALB/C小鼠克罗恩病2,4,6-三硝基苯磺酸
SRC-1基因在小鼠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RC-1)基因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法从1~3 d小鼠大脑皮质获取NSCs原代细胞,体外培养获神经球,传代并消化,经血清诱导神经球细胞分化。形态学、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神经球形态、Nestin表达鉴定NSCs;抗体分别标记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检测细胞分化d 3、9的细胞类型。RT-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分化d 0、3、9 SRC-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新生小鼠大脑皮质获取的细胞,体外培养能扩增形成神经球,Nestin阳性表达。NSCs分化d 3主要为神经元,d 9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与NSCs分化d 0相比,SRC-1表达在分化d 3明显升高,在分化d 9明显降低。 结论 成功分离并获取新生小鼠皮质NSCs。在NSCs分化中,SRC-1表达量有明显变化,分布依次为神经元>NSCs>星形胶质细胞。
余靖张阳张阳高美钦陈小鹰高美钦孙维姗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新生小鼠大脑皮质诱导分化细胞培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千金子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千金子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千金子化学成分信息,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其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腹泻相关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千金子与腹泻的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图及“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计算模拟结果。结果经筛选得到千金子潜在活性成分12个及其对应靶点389个,腹泻相关靶点570个,二者共同靶点43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主要参与ATP结合和ERBB2信号传导途径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千金子主要影响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HTLV-I感染和FoxO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活性成分与SRC、PIK3CA、AKT1和PIK3R1等靶点结合良好。千金子甾醇可抑制细胞活性,使EGFR和mTOR基因表达异常。结论千金子可能通过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artemetin和euphorbiasteroid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SRC、PIK3CA、AKT1和PIK3R1等靶点和通路,从而引发腹泻。
鲁家彤吴亚娇李楚涛鲍文强陈小鹰侯绍章朱安
关键词:千金子腹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