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铮
- 作品数:1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TA15合金表面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lN/AlCrN薄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TA15合金表面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lN/AlCrN薄膜的方法,选用TA15钛合金试样作为基体,以Al靶和AlCr合金靶(70at%Al‑30at%Cr)为溅射靶材,以氩气为工作气体,氮气为反应气体,采用磁控...
- 梁文萍王旭缪强丁铮李姗易锦伟林浩安浩
- 文献传递
- TiAl合金表面NiCoCrAlY梯度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高温性能研究
- 航空航天已发展成为与国家经济、国防和文化等方面紧密相连的重要领域,同时也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实力水平,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兴材料。其中,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熔点、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蠕变性能等优点,是目前航空航...
- 丁铮
- 关键词:TIAL合金NICOCRALY涂层梯度结构熔盐腐蚀
- 一种Q235钢表面耐海洋污损渗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Q235钢表面耐海洋污损渗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渗铜层是通过双辉等离子表面技术获得沉积在Q235钢表面上,所述渗铜层包括由Q235钢表面向外方向的扩散层和Cu沉积层;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20‑40μm,扩...
- 梁文萍林浩缪强高鹏丁铮易锦伟虞礼嘉李阳赵子龙黄朝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温度下TC21钛合金表面Cr-Al共渗层的耐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提高TC21钛合金的耐磨性,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其进行了Cr-Al共渗。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Cr-Al共渗层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等。采用硬度测试仪、纳米压入仪测定了Cr-Al共渗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在20℃、300℃和500℃对基体及共渗层进行了球盘磨损试验,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Cr-Al共渗层均匀致密,厚度为35μm,表面硬度达到950 HV0.1,约为基体的2.9倍;纳米硬度为7 506 MPa,弹性模量为506 GPa,分别是基体的2.4倍和3.3倍;TC21合金经Cr-Al共渗后,在以上三种温度下耐磨性均得到了提高。在20℃,TC21合金基体主要发生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Cr-Al共渗层发生磨粒磨损和轻微的氧化磨损;在500℃,TC21合金基体的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及剥层磨损加剧,Cr-Al共渗层则处于氧化磨损与剥层磨损的动态平衡中。
- 陈博文梁文萍缪强任蓓蕾夏金姣丁铮
- 关键词:TC21钛合金
- 在Q235钢表面制备硼‑碳复合渗层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Q235钢表面制备硼‑碳复合渗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渗碳层,得到表面附有碳渗层的Q235钢;S2: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技术,在表面制备有碳渗层的Q235钢...
- 梁文萍杨振刚缪强高鹏丁铮左士伟胡林泉许莎莎
- 文献传递
- 载荷对Cr-Si复合渗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A15钛合金表面制备了Cr-Si复合渗层。研究了不同载荷(130 g、230g、330 g)下Cr-Si复合渗层的摩擦性能。使用硬度仪、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测定了复合渗层的力学性能。采用HT-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A15合金和Cr-Si复合渗层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以研究载荷对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探究了渗层的磨痕形貌、成分变化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Cr-Si复合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渗层总厚度达40μm,力学性能较基体有大幅度提高。在不同载荷下,渗层的摩擦因数、磨损体积和比磨损率均较基体大大降低。在重载荷下,基体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而Cr-Si复合渗层则以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 陆海峰缪强梁文萍王昉丁铮高鹏
- 关键词:TA15钛合金载荷
- 一种利用硼碳共渗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共渗层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硼碳共渗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共渗层的方法。步骤包括:S1:采用粉末包埋渗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渗碳层,在TC4钛合金表面形成富碳原子的TiC沉积层。S2:采用粉末包埋渗技术在经过渗碳预处理的TC...
- 梁文萍黄朝军缪强张毅李阳易锦伟林浩丁铮孙自旺赵子龙
- 文献传递
- γ-TiAl合金表面的NiCoCrAlY/ZrO<Sub>2</Sub>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表面处理领域,所述的NiCoCrAlY/ZrO<Sub>2</Sub>复合涂层由表层至内层依次为ZrO<Sub>2</Sub>渗层、NiCoCrAlY沉积层、NiCoCrAlY扩散层,本发明利用双辉等离子...
- 缪强陆海峰梁文萍王昉丁铮胡荣耀陈博文李柏强黄彪子
- 文献传递
- 一种TA15合金表面耐磨Nb-N共渗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TA15合金表面耐磨Nb‑N共渗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Nb‑N共渗层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冶金技术获得沉积在TA15合金表面的Nb‑N共渗层,所述Nb‑N共渗层包括由TA15合金表面向外的扩散层和沉积层,所述...
- 缪强易锦伟梁文萍丁铮林浩安浩孙自旺亓艳马海瑞
- 文献传递
- 2Cr13不锈钢的硼碳共渗及其摩擦学性能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提高2Cr13不锈钢的的摩擦学性能,对其进行了950℃保温10 h的固体硼碳共渗,渗剂系自制,成分为5%碳化硼、20%无水硼砂(作供硼剂),15%木炭(作供碳剂),3%氯化铵和2%氟硼酸钾(作活化剂),10%石墨和40%碳化硅(作填充剂),以及5%氧化钇(作催渗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了渗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对经过和未经过硼碳共渗的2Cr13钢进行了纳米压痕试验,在330 g、530 g和730 g载荷下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以揭示硼碳共渗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硼碳共渗层的厚度约为156μm,主要由FeB、Fe2B、Fe3C和CrB相构成,表面硬度达1 572 HV0.1,约为基体的6倍高;共渗层弹性模量约为265 GPa,表面粗糙度约为0.126μm。不同载荷的摩擦磨损试验表明,经硼碳共渗的钢的摩擦因数、磨损体积和比磨损率均显著小于未经共渗处理的钢。在以730 g载荷摩擦磨损试验的情况下,未经硼碳共渗的2Cr13钢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而经硼碳共渗的钢则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 黄朝军梁文萍缪强李阳易锦伟丁铮
- 关键词: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