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鑫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2篇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形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衍生生长因子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7篇武汉市第四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何鑫
  • 5篇游建
  • 1篇王建祥
  • 1篇王平
  • 1篇韩敏
  • 1篇詹惟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切除术治疗小混合型肝癌的结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小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肝切除治疗的13例直径≤5cm的混合型肝癌病人和256例直径≤5cm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结果混合型肝癌病人和肝细胞癌病人术后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50%、37%和82%、61%、45%(P=0.406);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73%、58%和94%、78%、65%(P=0.509),两组病人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治疗小混合型肝癌病人可获得长期预后。
纪桂宝游建金鑫何鑫肖定刘贤莉梁宾勇
关键词:混合型肝癌肝切除术预后
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感染外周血IL-6及中性粒细胞CD64和CD11b表达水平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CD64、CD11b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腹腔感染患者64例为感染组,同期未发生腹腔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IL-6、中性粒细胞CD64、CD11b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IL-6、中性粒细胞CD64、CD11b水平诊断术后腹腔感染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开腹手术、有术前放化疗、手术时间为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12、24、72 h,感染组患者IL-6、CD64和CD11b表达水平与术前比较均上升(P<0.05),且感染组IL-6、CD64和CD11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12 h外周血IL-6、中性粒细胞CD64和CD11b表达水平诊断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截点分别为21.35 pg/ml、59.37平均荧光强度(MFI)、486.26 MFI,AUC分别为0.886、0.847、0.889,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3,高于三者单独预测AUC值(P<0.05)。结论影响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开腹手术、术前放化疗以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后12 h外周血IL-6、中性粒细胞表型CD64和CD11b表达水平对患者腹腔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辛亮韩敏王鸿康何鑫金鑫李鸣
关键词:腹腔感染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CD64CD11B
吴茱萸次碱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及治疗组。采用夹闭肝左叶、肝中叶肝蒂方法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于手术前连续3d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再做开腹处理,HIR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再建模,治疗组则给予504μg/(kg·d)吴茱萸次碱后再建模。夹闭60 min再灌注6 h后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及肝组织。全自动血清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β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因子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TLR4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One-Way ANOVA)和LSD-t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再灌注6 h后,治疗组小鼠外周血ALT及AST低于HIRI组[ALT:(166.200±9.682)U/L比(303.400±9.882)U/L,F=203.000,P<0.01;AST:(313.200±14.360)U/L比(504.400±11.740)U/L,F=304.000,P<0.01];治疗组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低于HIRI组[TNF-α:(196.800±15.540)pg/mg比(304.200±24.960)pg/mg,F=32.950,P<0.01;IL-6:(480.800±32.910)pg/mg比(760.400±61.270)pg/mg,F=44.770,P<0.01;IL-1β:(623.600±73.300)pg/mg比(958.400±117.300)pg/mg,F=15.620,P<0.01];治疗组肝组织中MDA低于HIRI组[(4.996±0.161)nmol/mg比(6.804±0.256)nmol/mg,F=58.810,P<0.01];治疗组肝组织中SOD活性高于HIRI组[(71.800±1.590)U/mg比(50.100±1.292)U/mg,F=71.070,P<0.01]。治疗组肝组织中肝窦与中央静脉充血、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炎细胞聚集等病理改变轻于
邹雯佳游建汪洁王夏何鑫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缺血再灌注损伤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微小RNA-937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937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生存期、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46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定义为距离癌灶边缘>2 c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微小miR-937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和分析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性别、年龄(≥55岁或≤55岁)、甲胎蛋白(AFP,>50 ng/ml或≤50 ng/ml)、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探究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低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1.04±0.13比2.65±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9,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2.43±0.45比2.7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3,P<0.05)。miR-937高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低于miR-937低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18.7个月比2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385,P<0.05)。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能够预测肝癌患者的3年OS率(HR=2.856,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期比Ⅲ~Ⅳ期)是影响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危险因素(P<0.05),miR-937表达水平变化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iR-937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游建何鑫肖定金鑫黄乐
关键词:肝癌微小RNA
幽门螺杆菌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胆囊结石患者胆囊黏膜中检测Hp,并测量阳性和阴性组中的IL-2、IL-4、自由基以及PLA2含量。结果54例中检出Hp15例(27.8%)。阳性组IL-2表达为(3.34±1.39)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8±2.08)μg/ml;IL-4表达为(14.34±8.29)pg/ml,明显高于阴性组的(6.73±2.14)pg/ml;自由基表达为(20.980±3.711)nU/ml,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15±3.73)nU/ml,PLA2活性表达为(872.37±70.02)μmol/(L.s),明显高于阴性组的(586.42±57.35)μmol/(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由基与PLA2活性的增高同IL-2活性降低以及IL-4活性的增高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存在有Hp感染因素,并有可能通过IL及自由基、PLA2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
王建祥何鑫詹惟王平
关键词:IL-2IL-4PLA2胆囊结石幽门螺杆菌
维生素K2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肝癌衍生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检测维生素K2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给予荷瘤裸鼠口服维生素K2,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裸鼠:对照组、维生素K2低浓度组[20 mg/(kg·d)]、维生素K2高浓度组[45 mg/(kg·d)].给药期间测量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大小,测瘤体重量,计算抑瘤率.检测不同浓度组维生素K2干预后移植瘤组织中HD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维生素K2低浓度组、维生素K2高浓度组抑瘤率分别为0%、(36.13±4.38)%、(57.90±2.57)%,维生素K2干预组比较对照组,瘤体组织显著减小,抑瘤率较对照组升高(t=25.460、80.610,P<0.05).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维生素K2低浓度组及维生素K2高浓度组中HDGF蛋白表达灰度分析值为(0.634±0.030)、(0.278 ±0.040),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细胞中HDGF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2.730、49.520,P<0.05).结论维生素K2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并下调肿瘤细胞中的HDGF表达.
何鑫游建肖定柯晖金鑫周澳
关键词:维生素K2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作用及其对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作用及其对活性氧(ROS)/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尾静脉注射0.1ml的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1ml的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及手术干预组(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各20只。建模后,处死大鼠后,留取外周血、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组大鼠核凶子-κB(NF-κB)的核转位,胰腺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行病理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3组大鼠胰腺组织ROS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胰腺组织磷酸化JNK(p-JNK)、JNK变化。结果与模型组(55.9±2.2、79.6±12.6、322.3±28.5、436.8±32.9)比较,手术干预组的NF-κB、ROS、P-JNK、JNK均明显降低(12.3±1.1、61.2±13.2、2551.4±25.9、289.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5、0.014、0.009);与模型组(85.6±2.5、58.6±13.6、82.3±12.5)比较,手术干预组的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22.3±1.1、10.3±1.2、1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12、0.016)。结论ROS/JNK通路的启动会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加重病情,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ROS/JNK通路发挥作用。
金鑫游建肖定何鑫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炎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