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活化蛋白C抵抗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加活化蛋白C(APC)和不加APC的血浆的凝血时间CT1和CT2,计算CT2/CT1,规定CT2/CT1≤1.8为APCR阳性,≥2.0为APCR阴性。结果 SLE患者中APCR阳性率为57.5%,且APCR阳性者均存在血栓所致系统损害。APCR阳性组中狼疮肾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PCR阴性组,而免疫球蛋白G型抗心磷脂抗体(ACA-IgG)阳性组与ACA-IgG阴性组中各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APCR、ACA-IgG均阳性的患者均存在动脉或静脉血栓。APCR与反映血栓形成指标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反映肾脏病变程度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均无相关性。结论 APCR可能是SLE患者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ACA通过对蛋白C系统的间接抑制作用协同参与血栓形成过程,APCR的检测对预测SLE患者并发血栓可能更有价值。
- 刘昌妍王晓非张晓莉郭韵蒋莉刘伟霞
- 关键词:活化蛋白C抵抗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抗体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137的表达及意义
- 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137(sCD13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在AS发病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意义。选择AS患者59例,健康体检者30名作
- 王晓非刘伟霞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137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137(sCD13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S患者57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检测AS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清sCD137水平,同时测定AS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用统计学分析各组血清中sCD137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初治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骶髂关节CT结果进行分组:Ⅰ、Ⅱ级AS患者血清sCD13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级AS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进行评价分组,活动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静止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HLA-B27阳性患者与HLA-B27阴性患者血清sCD137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AS患者血清sCD137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AS患者年龄及性别与患者血清sCD137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血清中sCD137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CD137在AS患者病情活动判定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可能参与了AS发病过程。
- 刘伟霞王晓非蒋莉郭韵刘昌妍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