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1篇预后因素
  • 1篇乳房
  • 1篇乳房肿瘤
  • 1篇乳腺癌治疗
  • 1篇综合疗法
  • 1篇疗法
  • 1篇男性乳腺
  • 1篇男性乳腺癌
  • 1篇抗原
  • 1篇KI-67
  • 1篇KI-67抗...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佟仲生
  • 3篇刘婷婷
  • 2篇张丽
  • 1篇苗培田
  • 1篇郝春芳
  • 1篇汪旭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男性与女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生存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癌(BC)与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对资料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探讨男性BC患者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82年9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可手术男性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1∶2的比例与女性BC患者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确诊时间、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相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临床病理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5例男性BC与90例女性BC患者配对后,两组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59(26~75)岁和57(22~76)岁,中位随访期分别为61(5~262)个月和71(29~283)个月.男性BC患者的肿物位置、受体情况、辅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与女性BC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影响男性BC患者预后的因素有肿物大小、淋巴结状况和TNM分期.男性BC和女性BC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2.3%和78.8%,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5.3%和45.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5%和82.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8%和6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发病年龄、诊断时间、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匹配的条件下,男性BC组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女性BC组.应提高对男性BC的重视程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重视手术治疗后的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以提高男性BC患者的生存率.
刘婷婷佟仲生郝春芳汪旭张丽
关键词:乳房肿瘤预后
81例男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6%和7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因素有肿物大小(P=0.002)、淋巴结状况(P=0.041)、临床分期(P=0.000)和辅助化疗(P=0.033)。影响本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有肿瘤大小(P=0.002)、淋巴结状况(P=0.012)、临床分期(P=0.000)和辅助化疗(P=0.040)。COX多因素分析示临床分期(P=0.000)和辅助化疗(P=0.018)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同时,临床分期(P=0.000)和辅助化疗(P=0.012)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其公认的治疗模式,其预后与临床分期和辅助化疗有关。应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并重视术后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
刘婷婷佟仲生张丽苗培田
关键词:综合疗法预后
Ki-67对早期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
2010年
Ki-67是一种在增殖细胞中表达的核抗原,与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呈正相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H)呈负相关。Ki-67高表达是细胞具有极度增殖活性的表现,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均对其表达有影响。Ki-67是早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亦可联合其他基因共同指导乳腺癌的预后,并可对乳腺癌的预后分级提供辅助信息。
刘婷婷佟仲生
关键词:KI-67抗原乳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