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勇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缺磷胁迫下番茄侧根形成与miR164及NAC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研究番茄幼苗在缺磷胁迫下根系形态发育与生长素、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转录因子NAC1,以及调控NAC1表达的上游miR164之间的关系。试验以5和500μmol/L磷浓度作为缺磷胁迫和对照,检测了外源生长素NAA(1-naphthalene acetic acid)及生长素抑制剂NPA(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对侧根形成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检测了NAC1和miR164在缺磷胁迫下的时序表达。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侧根大量形成与生长素及其运输密切相关,在侧根迅速形成的24 h内,NAC1的表达在缺磷胁迫下增强;而其上游的miR164表达降低,从而揭示了缺磷胁迫下侧根形成与miR164调节NAC1表达之间的关系。
- 曾后清朱毅勇包勇沈其荣郭凯黄思齐杨志敏
- 关键词:番茄侧根生长素MIRNA
- 油菜根系质膜H^+ -ATPase活性对缺磷胁迫的反应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两相法分离水培油菜根系细胞膜,并测定了细胞膜H+-ATPase水解活性。结果表明,与供磷植物相比,活体条件下,缺磷处理植株根系大量分泌H+并被钒酸盐抑制,缺磷处理植株磷含量明显下降。细胞膜纯度达90%以上。离体条件下,缺磷和对照植株细胞膜H+-ATPase的最佳pH值均为6.0左右;缺磷油菜根系细胞质膜上H+-ATPase水解活性和Vm ax略有升高,Km和对钒酸盐的敏感性则降低。表明油菜根系细胞膜H+-ATPase水解活性升高是其适应缺磷的一种生理机制,通过提高H+-ATPase的活性很可能促进有机酸的分泌,从而活化根际土壤中被固定的磷。
- 包勇许征宇朱毅勇王杨刘世峰丁传雨姜尧张晓曼徐国华
- 关键词:油菜缺磷两相法
- EDDS对印度芥菜Cu积累的影响及与P-ATPase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可降解螯合剂EDDS对印度芥菜对Cu积累的影响,分析了根系中与Cu主动排出有关的P型ATPase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根系中Cu的积累量随外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Cu在茎杆与叶片中的积累量则变化不大。随着外加EDDS浓度的增加,根、茎、叶中的Cu的积累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根系以Cu离子为主要的吸收形式,而不是EDDS-Cu。通过对印度芥菜根系细胞膜上P型ATPase活性及基因表达分析后发现,不加EDDS时,随着外界Cu浓度的升高,ATPase活性增强,而当Cu达到16μmol L-1时出现降低的趋势。但是,ATPase活性随着外加EDDS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EDDS降低了外界的Cu活度。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ATPase的基因(BjHMA)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与活性变化一致。由于P型ATPase的作用是将Cu排出细胞,因此上述结果说明,其活性大小以及转录水平的变化受到外界Cu离子活度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调节植物对Cu的积累。
- 朱毅勇曾后清包勇郭凯宋静
- 关键词:铜EDDS印度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