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自祥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2篇酶活
  • 2篇类芽孢杆菌
  • 2篇基因
  • 2篇多粘类芽孢杆...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嗜热
  • 1篇嗜热厌氧菌
  • 1篇糖苷酶
  • 1篇腾冲嗜热厌氧...
  • 1篇葡萄糖苷酶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纤维素酶基因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川
  • 4篇万学瑞
  • 4篇吴润
  • 4篇王艳
  • 4篇吴自祥
  • 2篇马亚茹
  • 1篇刘磊
  • 1篇张小丽
  • 1篇刘岗
  • 1篇贾晓蕊
  • 1篇杨润霞
  • 1篇张天亮
  • 1篇魏姣
  • 1篇刘桂林

传媒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粘类芽孢杆菌纤维素酶基因bglA,bglB和EG在乳酸菌中的分泌表达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PCR扩增获得乳酸菌(Lactobacterium lactis MG1363)的usp45基因,将其克隆到乳酸菌(L.lactis)食品级表达载体pNZ8048中获得分泌型表达载体pNZ-X;然后将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A、bglB及内切β-葡聚糖酶基因EG分别连接载体pNZ-X,获得重组质粒pNZ-X::bglA,pNZ-X::bglB和pNZ-X::EG,将3个质粒电转导入L.lactis NZ9000,得到重组乳酸菌L.lactis NZ9000/pNZ-X::bglA、L.lactis NZ9000/pNZ-X::bglB和L.lactis NZ9000/pNZ-X::EG,并测定分泌性表达的BglA,BglB和EG的酶活性。结果显示:3个酶大小均在50kU;DNS法测定酶活力表明重组菌株的酶活力显著低于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酶活力(P<0.05),但具有一定的活性;刚果红染色结果也表明重组乳酸菌分泌产生的酶可产生明显的水解圈。试验为重组纤维素酶在食品级菌株中重组表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为秸秆的降解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原子王艳万学瑞王川吴润刘岗吴自祥
关键词:乳酸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分泌型表达酶活测定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tte0732基因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tte0732(Galu)基因编码的TTE0732是温度依赖性蛋白。为研究其在热适应中的作用,应用PCR技术克隆腾冲嗜热厌氧菌tte0732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te0732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表达TTE0732;通过qRT-PCR分析tte0732基因在50、60、75和80℃的RNA表达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Galu在嗜热菌和常温菌中编码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te0732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TTE0732分子质量大小为35 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qRT-PCR显示tte0732 mRNA在75和80℃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tte0732基因完整的ORF全长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其中Ile(I)、Leu(L)含量高于常温菌,编码蛋白为酸性亲水性蛋白,等电点为5.22,含有1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不存在跨膜结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预测其蛋白质二级空间结构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为主。腾冲嗜热厌氧杆菌TTE0732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在原核系统能高效表达,本研究结果对嗜热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刘原子王艳王川吴润万学瑞吴自祥
关键词:腾冲嗜热厌氧菌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QRT-PCR
多粘类芽孢杆菌β-葡萄糖苷酶bglA、bglB和bg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有效地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本实验将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β-葡萄糖苷酶bglA、bglB和bgl(bglA和bglB基因)基因分别连接在pET-28a上并在大肠杆菌C41中表达。将这3株重组菌分别命名为EA、EB及共表达菌株EAB,并将构建好的工程菌EA和EB按1∶1,1∶2,2∶1进行混合培养,分别比较单一酶组分、共表达及混合表达菌株的酶活。SDS-PAGE电泳图显示BglA和BglB的大小都为50ku,EA和EB混合培养的蛋白大小也为50ku,Bgl大小为100ku,表明BglA和BglB在体外不能形成蛋白复合物,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形成Bgl复合蛋白。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共表达Bgl与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酶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组分酶活(P<0.05)。刚果红染色结果也表明Bgl酶活比单一酶组分的酶活明显提高。本实验为纤维素酶多组分人工组装及集成生物工艺菌种的构建奠定实验基础。
王艳马亚茹万学瑞王川吴润刘桂林刘原子吴自祥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多粘类芽孢杆菌共表达酶活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研制及纤维素酶工程菌构建提供试验材料。采用刚果红平板从牛羊粪便及腐败的玉米秸秆和木屑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以DNS法测定酶活,根据酶活复筛产纤维素酶分离菌株;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应用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菌株基因组DNA,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作出复筛菌株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16株纤维素酶产量较高的细菌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短杆状、具中央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鉴定为10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6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吴自祥万学瑞马亚茹王艳吴润王川魏姣刘磊张小丽张天亮杨润霞贾晓蕊
关键词:纤维素酶RDNA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