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轶群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的优化设计研究种植导航和应力分析
-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种植导航系统对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进行术前规划和模拟手术,并将种植导航逐步应用于术中,指导困难解剖位置种植体的植入,使上颌骨缺损功能性修复得以精确化和安全化;同时建立详细反映人体骨组织真...
- 吴轶群
- 关键词:上颌骨缺损颧种植体三维可视化应力分析口腔颌面外科
- 文献传递
- 上颌窦侧壁开窗植骨种植后继发上颌骨囊肿1例
- 2016年
- 上颔后牙区牙槽骨严重骨量不足是种植修复的难题。常需通过上颌窦侧壁开窗植骨术获得足够的骨增量,达到种植修复治疗的目的。虽然上颌窦开窗植骨术方法已经获得成功,但仍存在一些种植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鼻窦炎、移植骨的流失、种植体进入窦腔等。本病例报道了1例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植骨二期种植修复术后1年,在植骨及种植区域出现上颌骨囊肿,经手术摘除囊肿后,种植义齿依然在口腔中行使功能。
- 王豪伟黄伟吴轶群
- 关键词:上颌骨囊肿骨种植术后并发症继发植骨术骨量不足
- 粘附蛋白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为了探索其在涎腺样囊性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该文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50例临床涎腺腺样囊标本和两株具有不同侵润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及其在SCID鼠种植和转移模型中粘附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1)CD44...
- 吴轶群
- 关键词:涎腺粘附分子腺样囊性癌CD44
- 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的远期效果评价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1月,使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40例,其中3例行双侧手术。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4岁(28~66岁)。共植入84颗种植体。采用埋入式愈合方式。种植体平均愈合11.8个月(8~19个月)后行永久修复。随访期为62.3个月(47~84个月)。结果:植入的84颗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留存率达100%。4侧上颌窦黏膜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穿破,但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随访期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平均值为(0.63±0.33)mm。结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技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 黄伟张志勇吴轶群王凤王申
- 关键词:牙种植上颌窦提升术上颌窦骨移植
- 复合髂骨肌皮瓣同期颧种植重建上颌骨缺损一例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应用复合髂骨肌皮瓣同期植入颧种植体和普通种植体行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功能重建。方法2003年8月,B row nⅡ类的单侧上颌骨缺损面部凹陷畸形患者1例,术前三维CT检查,制作快速原型,在快速原型上设计重建方案,行模板外科操作,手术以髂骨肌瓣复合腹壁外侧皮瓣重建上颌骨,术中同期植入1枚B ra。nem ark颧种植体和2枚普通种植体,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行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修复。结果血管化骨瓣及皮瓣移植均获成功,术后6个月种植体与移植骨骨性结合。面部外形双侧对称,腭部形态恢复良好,患侧咬牙合关系恢复正常,咀嚼牙合力达健侧的76.3%,临床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4个月,肿瘤未复发,种植体周围未见骨质吸收。结论复合髂骨肌皮瓣结合同期颧种植体植入可作为上颌骨缺损个体化功能重建的可靠方法之一。
- 胡永杰李思毅张志愿徐立群曲行舟A. Hardianto吴轶群张陈平
- 关键词:颧种植体上颌骨缺损
- 取骨方式对自体骨活性及在引导骨再生术中成骨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临床牙槽骨缺损可以采用各类骨增量材料进行修复重建,但对于骨缺损大的区域,获取和加入一定比例的自体骨是获得良好成骨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制取自体骨屑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通过手持器械如骨凿、刮骨器取骨,采用机用旋转器械如取骨环钻、超声骨刀、骨吸引收集器等。文章总结了不同取骨方法所获得自体骨的活性及成骨效能,希望为临床引导骨再生取骨时使用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获得最佳骨诱导效果,提高骨重建的质量。
- 干嘉雯窦嘉琪徐陈词吴轶群吴轶群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自体骨细胞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