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袆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型可完全降解材料聚外消旋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合物体内降解行为和组织相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金属裸支架、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合金支架等置入心血管后会导致局部血管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应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研发和制备完全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新型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外消旋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PDLLA/TMC)(50/50)聚合物在机体内的降解行为和组织相容性。方法:以课题组前期合成并研究的聚合物PDLLA/TMC(50/50)为实验对象,聚左旋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PLLA/TMC)(50/50)和聚乳酸(PLLA)为对照,分别将其薄膜片植入144只6月龄Wistar大鼠,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体积排除色谱、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环境扫描电镜研究其体内降解行为,并通过光镜下镜检及周围炎性细胞计数量化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与结论:在植入机体前60d,3组材料的失重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降解速率均相对平稳缓慢,PDLLA/TMC的降解速率略快于其他两组聚合物材料,60d后PDLLA/TMC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其失重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聚合物材料,180d后PDLLA/TMC大部分被降解,其余两种聚合物降解很少。3种聚合物材料包埋于生物体内即开始出现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初期下降速率较快,而后逐渐趋缓。3种材料的表面结构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由初期的较为光滑整齐变为后期的皱褶、扭曲、紊乱、凹陷和孔洞,且PDLLA/TMC材料表面变化较明显。PDLLA/TMC和PLLA/TMC与PLLA比较,各个时间点均有相对较低的炎症细胞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PDLLA/TMC与PLLA/TMC比较,各个时间节点上的炎性细胞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PDLLA/TMC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 郭清奎吕志前张袆李速明杨建
-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组织相容性
- DHDCS抑制小型猪外周动脉管腔丢失及内膜增生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玉米醇蛋白载体地塞米松-肝素双涂层支架(DHDCS)抑制小型猪外周动脉管腔丢失及内膜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4只小型猪平均分为4组,每组6只,每只动物选用髂内动脉、髂外动脉、骶尾动脉及股动脉4支血管,分别植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ntal stent,BMS)、玉米醇蛋白涂层支架(protein coated stent,PCS)、肝素微球涂层支架(heparin microballoons coated stent,HMCS)和DHDCS。每组取3只动物,分为支架植入30 d组和90 d组,分别复查远端腹主动脉造影,评价管腔丢失;并处死动物,取支架处动脉血管,塑料包埋硬组织切片,进行伊红染色(HE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分析其组织学形态。每组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HDCS组动脉管腔丢失及内膜平均厚度明显小于蛋白涂层支架组、肝素微球涂层支架组和裸支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HDCS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小型猪外周动脉管腔丢失及减轻支架内血管内膜增生,可以预防支架内管腔再狭窄。
- 郭清奎吕志前李涛邹榕江曹勇张袆丁付燕
- 关键词:小型猪药物涂层地塞米松肝素内膜增生
- SOHO彩信监护网关和运营平台系统的开发
- 张文渊欧海涛耿波肖识战陈黄海宋宁徐双张袆杜璇陈喜胡海峰田兆燕唐剑锋
- 本项目研制了SOHO移动彩信监控系统。该系统为传统视频系统提供新的增值业务,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该系统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提供商从单纯的系统部署角色向服务、运营的角色转变;同时,为广大的个人用户等大众市场提供了零投资的移...
- 关键词:
- 关键词: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