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戈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沈阳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布及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不同年龄组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及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7311例18~85岁女性进行 HPV 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TCT)检测,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电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对实验数据应用 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岁年龄组感染率显著高于30~<40岁组、40~<50岁组和≥50岁组(P <0.05)。沈阳地区最常见高危型 HPV 亚型为:16、52、58、53、33、31和18;低危型HPV 亚型为81、11和6;前4种高危亚型占高危型总数的67.3%。这4种亚型中,≥40岁组感染率与小于4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9,P =0.00)。排前2位的低危亚型感染占低危总数的74.8%。在宫颈病变中,子宫颈浸润癌(ICC)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与宫颈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50岁年龄段是宫颈病变好发年龄,占37.1%,比其他年龄段患病率高(P <0.01)。HPV16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 HPV DNA 分型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手段,是对细胞学漏诊的有效补充,是对 CIN 患者的治疗及术后随诊不可或缺的检查。
- 赵连爽陈静静云科代娣陈昕程仕彤朱戈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 2种方法学检测对女性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女性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状况及年龄分布情况,以及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该院491例18-75岁女性行第2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HPV 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2种方法的联合检测,并对有必要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且以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结果 491例女性hrHPV DNA检测阳性率为48.9%,TCT阳性率为6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异常女性中,浸润性宫颈癌(ICC)组中位年龄(55.6岁)与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HSIL)组中位年龄(43.0、38.6、4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地区ICC的高发年龄为(55.6±12.3)岁。宫颈病变中,〉39-49岁组(33.6%)与≤29岁组(13.8%)、〉49岁组(25.6%)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9-39组(2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活检病理异常者有70.1%感染hrHPV,其中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ICC患者的hr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分别为53.0%、77.8%、90.0%、97.6%、100.0%;hrHPV DNA病毒相对荧光值检测(RLU/CO)中位数分别为1.89、10.01、23.81、77.93、216.76,其中CINⅡ、CINⅢ、ICC组的hrHPV病毒相对荧光值与慢性炎性组的病毒相对荧光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IN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2HPV DNA与TCT检测并结合宫颈病理学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连爽朱戈陈静静程仕彤陈昕代娣郭晓临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薄层液基细胞学宫颈细胞学宫颈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