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兖矿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在非细菌性膀胱炎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评价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兖矿集团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对照组18例,采用膀胱灌注自配混合液(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利多卡因+无菌注射用水);实验一组13例,采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实验二组15例,采用单纯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灌注疗程均为每周一次共12次,其后每2周1次,共6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复查膀胱镜,在病变区行大体观拍照并取活检行HE染色,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PUF评分)、膀胱镜及HE染色淋巴细胞计算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排尿日记计算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的数据变化。结果 45例随访至6个月,实验二组1例因连续2次灌注后出现皮肤瘙痒而中断治疗。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PUF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积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上述评价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中期,实验一组的上述指标要好于实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相比单纯灌注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联合极超短波治疗能更快的改善症状和炎症程度,为非细菌性膀胱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空间。
- 倪永梁王海新焦守镔杨义周强刘希高史本康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疗效
- 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SP表型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含有SP细胞及SP细胞的形态特点,并验证该表型细胞与干细胞标志物(ABCG2)的关系。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经Hoechst33342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并观察拒染或浅染的SP细胞的形态特点,计算其百分比;之后对细胞爬片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和AB-CG2的免疫荧光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33342染色强度和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BGC-823细胞系中存在SP细胞,且该类细胞体积较小,约占细胞总数的1.8%;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爬片细胞中ABCG2+细胞即为SP表型细胞。结论人胃癌BGC-823细胞系中存有SP细胞,且该表型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物ABCG2。
- 耿莉任宁董玮杨义李劲松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干细胞侧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