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嗪衍生物荧光探针对Zr^4+,Fe^3+和丙酮的识别被引量:2
- 2020年
- 一锅法合成了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荧光响应化学传感器(L,H3TATIB),系统地研究了化合物L对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溶液中实现了对Fe^3+和Zr^4+的识别;化合物L在有机溶剂识别中能够有效地识别丙酮.化合物L对Zr^4+和Fe^3+的检测限分别为3.60×10^-6和1.33×10^-6mol/L.实验初步探究了化合物L作为荧光探针对人体尿液和水样中Fe^3+离子的识别.
- 马学林马学林韩利民张骁勇王丽王丽杨坤
- 关键词:荧光传感器丙酮
- 稀土离子掺杂NaGdF_(4)下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2024年
- 选择NaGdF_(4)作为基质材料,以Er^(3+)、Yb^(3+)为掺杂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Er^(3+)/Yb^(3+)掺杂的NaGdF_(4)下转换发光材料,通过XRD、SEM、发射光谱、荧光衰减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3+)/Yb^(3+)的掺杂没有改变NaGdF_(4)的晶格结构,未生成新的产物,样品具有较好的纯度,平均粒径尺寸在50~60 nm之间。以380 nm激发光照射样品,发射光谱出现了699,662,563和554 nm的发射峰,分别对应着Er^(3+)离子的^(4)I_(9/2)→^(4)I_(15/2)、^(4)F_(9/2)→^(4)I_(15/2)、^(4)S_(3/2)→^(4)I_(15/2)和^(2)H_(11/2)→^(4)I_(15/2)能级跃迁。随着Yb^(3+)掺杂浓度的增加,近红外光区的发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IE色坐标表明样品的颜色由黄绿光区逐渐向蓝紫光区转变,当n(Er^(3+))∶n(Yb^(3+))=2∶2时,NaGdF_(4)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光谱强度最高。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随Yb^(3+)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Yb^(3+)的浓度达到6%(摩尔分数)时,样品寿命最低为7.70μs,该掺杂浓度下的NaGdF_(4)具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分别为81.19%和181.19%。
- 季喜燕杨坤
- 关键词:稀土离子发光材料能级跃迁量子效率
- 新型铽、铕、钐和配体β-二酮、4,5,9,14-四氮-二苯并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性质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利用配体1-(p-苯乙炔基苯基)-1,3-丁二酮(HPB)、4,5,9,14-四氮-二苯并蒽(DPPZ)分别与Tb(III)、Eu(III)和Sm(III)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稀土配合物:Tb(PB)3DPPZ、Eu(PB)3DPPZ和Sm(PB)3DPPZ,通过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系列化合物在固态时的发光性质,发现Eu(PB)3DPPZ的荧光发射强度最强且发射谱线很窄,有望用于红色高亮度发光材料。
- 赵军聂鲁丁永萍杨坤刘兴旺
- 关键词:Β-二酮荧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