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龙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刻蚀
  • 1篇电化学刻蚀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密度
  • 1篇多孔硅
  • 1篇阳极
  • 1篇微通道
  • 1篇刻蚀速率
  • 1篇孔隙
  • 1篇孔隙度
  • 1篇壁厚
  • 1篇粗糙度

机构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端木庆铎
  • 2篇王国政
  • 2篇杨继凯
  • 2篇崔丹丹
  • 2篇王云龙

传媒

  • 1篇光电技术应用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阳极氧化条件对多孔硅性质的影响
2015年
基于硅的电化学腐蚀基理,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硅结构,用扩散限制模型和Si的氧化原理来探究阳极氧化条件对多孔硅性质的影响。首先,研究HF对多孔硅孔隙率和刻蚀速率以及腐蚀界面的粗糙度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密度时多孔硅的刻蚀特性。结果表明,在HF(49 wt.%)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3的电解液中刻蚀多孔硅时,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多孔硅结构的孔隙度及刻蚀速率均逐渐增大;在电流密度为55 m A/cm2时,刻蚀速率随电解液中HF体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多孔硅的孔隙度随HF体积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多孔硅-硅的界面粗糙度随电流密度和HF体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在HF与乙醇的体积比高于3:2时多孔硅-硅的界面粗糙度很大,而且多孔硅膜层发生龟裂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多孔硅光学器件的发光质量。
崔丹丹端木庆铎王国政杨继凯王云龙
关键词:电化学多孔硅孔隙度刻蚀速率粗糙度
电流密度对电化学刻蚀硅微通道壁厚的影响
2015年
针对电化学刻蚀硅微通道过程中通道开口处壁厚值小,通道侧蚀严重的问题,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利用PARSTAT2273电化学工作站及自制的三电极电解槽刻蚀系统,通过一个对比实验,分别在30、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刻蚀了硅微通道样品。刻蚀完成后,沿(100)晶向将样品切开,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刻蚀完成后通道壁厚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通道壁厚不均匀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侧蚀严重的深度从70μm下降到了30μm,得到了壁厚均匀区域更长的硅微通道结构。
王云龙王国政杨继凯崔丹丹端木庆铎
关键词:电化学电流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