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一带一路
  • 3篇外交
  • 2篇软环境
  • 2篇视阈
  • 2篇特朗普
  • 2篇宗教
  • 2篇公共外交
  • 2篇国家认同
  • 1篇粤港
  • 1篇粤港澳
  • 1篇政策课
  • 1篇政府
  • 1篇软环境建设
  • 1篇社会关系
  • 1篇齐鲁文化
  • 1篇权利
  • 1篇权利主体
  • 1篇宗教传播
  • 1篇族群
  • 1篇族群认同

机构

  • 12篇山东政法学院
  • 4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作者

  • 12篇范磊
  • 3篇杨鲁慧

传媒

  • 3篇公共外交季刊
  • 2篇山东商业职业...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亚太经济
  • 1篇青年发展论坛
  • 1篇中国周边外交...
  • 1篇亚非研究
  • 1篇东亚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加坡族群治理中的经济变量分析
2014年
多元族群的新加坡以其成功的族群治理为世界呈现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治理进程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其有效的多元族群政策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下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政府为各族群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参与经济建设和享受经济发展绩效,另一方面族群也积极通过自助的形式提升本族群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力与地位,从而在多个层面借助经济发展的力量推动了族际整合与族群和谐的实现。
范磊杨鲁慧
关键词:经济变量
宗教公共外交与“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宗教在全球的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让宗教从三百多年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边缘逐渐回归到国际关系的中心。尤其是'9·11事件'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或多或少都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宗教正在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软力量。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宗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宗教为载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推动民心相通、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沿线地区的宗教传播与和平交流对于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如今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涵盖多个文明和多种宗教,很多地区和国家呈现宗教多元异质性与包容性并存的特点,既存在不同宗教间的合作共处,也充斥或者隐含着宗教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如何在新的地区与国际形势下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多元共存与和平包容,规避宗教极端主义的风险和挑战,加强沿线软环境建设,对于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范磊杨鲁慧
关键词:软环境一带一路文明复兴
城市外交的“西宁现象”:内陆城市品牌的构建与传播被引量:1
2019年
西宁市近年来积极推动'世界凉爽城市'品牌建设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在制度设计、理论创新、规则制定、实践推动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西宁自身在城市品牌构建与传播中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独特的地缘区位以及蓬勃发展的民间交往都为西宁的城市外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西宁的城市发展与品牌构建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瓶颈,诸如人才培养、交通与设施建设、交流平台建设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过总体来看,西宁城市外交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的积极参与以及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积极对接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一带一路'的大好形势下,暂时的困难和不足是可以克服的。
范磊
新加坡发展与中国关系的理性逻辑和双重面向
2021年
中国与新加坡几十年的双边互动创造了大国与小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典范,两国在交往中既注重务实的工具性功能合作又隐含着价值层面的谨慎权衡。在与中美两大国的关系发展中,新加坡的外交理念和政策选择体现了这种双重面向的基本逻辑,并随着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演变而作出相应调整。当前新加坡领导层正处在新旧更迭的过渡期,能否延续从李光耀时代至今的外交智慧与传统将是对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重要考验。不论如何发展,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合作与平衡、互构与共生仍将是未来新加坡外交走向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新加坡能否在国际社会以及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范磊
新加坡族群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阈被引量:2
2014年
有限的幅员面积、多元的族群认同和复杂的地缘环境对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是族群和谐的图景与出色的治理能力却为其赢得了巨大影响力。新加坡族群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与社会的分层治理结构对于这个多元族群社会是积极而有效的治理模式。国家依然在其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族群与宗教社团则成为新加坡社会和谐与国民融合的重要纽带和节点,公民社会的蓬勃发展让公众有了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机会。
范磊杨鲁慧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19年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时代发展的看法以及对形势政策的领悟将影响着他们自身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政治素养的塑造,如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提升大学生对形势政策关注的敏锐度和对时事政治把握的精准度,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的紧迫课题。但是,当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与领悟,与该课程设立的初衷相去甚远。今后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范磊
宗教文化与“一带一路”在南亚的民心相通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宗教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软力量。南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宗教异质性与包容性并存的地区,既存在不同宗教间的合作共处,也充斥或者隐含着宗教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南亚之间和平的宗教传播对于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如何在时空背景以及沿线各国力量结构和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架构下推动中国与南亚的宗教公共外交,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多元共存与和平包容,考验着中国及南亚各国的外交智慧和治理能力。
范磊
关键词:公共外交软环境权利主体一带一路宗教传播民心
族群与国家的互动:认同视角下的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路径
2016年
新加坡各族群的族群认同随着殖民统治的持续逐渐培养起来,在二战时期得到激励和强化,随之在战后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得以爆发。这种多元的次国家认同必将会与新生的国家认同产生矛盾,造成难以避免的结构性认同张力。独立建国以后,几十年的族群治理进程有效缓解了族群与国家之间的认同张力,推动了'新加坡人'国家认同的建构。最终在由国家主导,族群与社区积极参与的族群多层治理结构中,上位的国民身份取代原有的族群身份成为首要的认同选项。
范磊杨晓青
关键词:族群认同国家认同
“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山东城市外交: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
2018年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支撑点。而城市外交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重要的地缘位置,在城市外交的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山东城市的对外交往创设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过,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山东省在城市外交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推动依然进展缓慢,远未实现与其先天优势所相称的后天影响力。这是当前山东城市外交发展的瓶颈,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有着巨大的提升潜力。
范磊
关键词:一带一路齐鲁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建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2
2019年
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指的是香港青年对自身的"中国人"身份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以及由此而塑造并在与国家的互动中所不断强化的国民意识和国族观念。也就是作为香港人的自我的个体认同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与内地各省份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融入强化认同中国人身份的过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一直是香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自1997年回归以来,如何在香港青年中构建明晰的国家认同,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国家和香港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沿平台,其社会文化意义不亚于其经济意义。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为强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增进香港本土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祖国的认同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范磊
关键词:国家认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