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杜鹃杂交幼胚拯救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为克服杜鹃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提高杜鹃杂交胚的萌发率,本研究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和锦绣杜鹃为母本,以云南、浙江等地的野生杜鹃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胚进行了最佳初代基本培养基类型的探讨,同时观察了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杂交组合的杂交胚在WPM基本培养基中萌发率高,生长势好,其次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适宜的杂交组合数仅次于WPM基本培养基。基因型及胚龄对杂交胚的萌发率及成苗途径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杂交组合,母株及花粉种源地的差异也会影响杂交胚的萌发。不同杂交组合,最适宜胚拯救时期也不同,并且对于大多数组合的杂交胚而言,幼龄胚更易形成愈伤组织,相对成熟的胚更易形成苗。
- 耿兴敏吴影倩赵红娟
- 关键词:杂交胚胚拯救胚龄初代培养萌发率
- 授粉方式对不同亚属杜鹃间远缘杂交结实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克服杜鹃花属植物杂交授粉前障碍,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满山红(R.mariesii)及马银花(R.ovatum)为母本,云锦杜鹃(R.fortunei)、猴头杜鹃(R.simiarum)、大白杜鹃(R.decorum)及马缨杜鹃(R.delavayi)花粉为父本,探讨延迟授粉、NAA涂抹柱头、花粉培养液涂抹柱头、食盐水涂抹柱头、正己烷涂抹柱头和加热花粉6种授粉方法对杂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适宜的杂交授粉方法不同,在所配置的8个杂交组合中,延迟授粉显著提高了其中6个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是克服杜鹃亚属间远缘杂交障碍的有效方法;食盐水、花粉培养液涂抹柱头及加热花粉也提高部分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0.1%NAA处理仅对映山红×猴头杜鹃、映山红×马缨杜鹃及马银花×猴头杜鹃3个杂交组合有效;而正己烷处理则对大部分组合的结实有抑制作用。
- 耿兴敏赵红娟张月苗王良桂张乐华
- 关键词:杜鹃授粉方法杂交亲和性
- 野生杜鹃杂交亲和性及适宜的评价指标被引量:14
- 2017年
- 以映山红和马银花为母本,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以及马银花亚属的5个亚属16个中国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统计子房膨大率、坐果率和种子萌发率,分析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探讨其杂交亲和性适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与同亚属的杜鹃杂交亲和性较好,与其它亚属的杜鹃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的亚属间和种间差异;而马银花作为母本,与同亚属的西施花进行杂交,未获得杂交果实和种子,但与杜鹃其它亚属种的杂交,部分杂交组合显示出较好的杂交亲和性。这一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与马银花相比,有着较好的杂交亲和性,并且杜鹃属植物的杂交亲和性与目前杜鹃分类体系中的亲缘关系并没有直接关系。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子房膨大率与坐果率、坐果率与蒴果平均种子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子房膨大率与果实内种子数无直接相关性;花粉活力(大于15%)、父母本花柱长度比(在0.50~2.12范围内)与子房膨大率等亲和性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 耿兴敏赵红娟吴影倩张月苗
- 关键词:杜鹃杂交亲和性结实性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