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门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1沙门菌与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仅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病例就达15亿例次,造成300万儿童死亡,其中约70%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所致[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源性疾病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从2011年开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1 000万人展开了为期1年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最终的监测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年中,每6.5人中就有1人曾经发生过食源性疾病。
- 肖美芳周义正邱晓燕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 β-内酰胺酶E166C突变型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β-内酰胺酶E166C突变体并于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该蛋白。方法利用体外PCR扩增获得β-内酰胺酶pen P突变质粒并通过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以IPTG诱导蛋白表达。菌液超声裂解后首先以镍柱纯化融合蛋白,蛋白水解酶HRV3C除去融合标签,然后用凝胶过滤层析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目标蛋白,最后应用SDS-PAGE和电喷雾质谱法鉴定纯化的目标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β-内酰胺酶pen P-E166C突变质粒,并且先后通过亲和镍柱和凝胶过滤层析柱纯化获得了纯度非常高的单一蛋白,SDSPAGE和电喷雾质谱法确定蛋白的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结论本课题获得的pen P的活性位点突变体E166C蛋白将用于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上去研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的相互作用。
- 肖美芳王昌富周义正邱晓燕
- 真空采血管采血时血液逆流导致院内感染风险的研究与对策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运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血时产生血液逆流的风险及对策。方法:通过测定肘前静脉采血时止血带松弛前后静脉压差验证逆流压的存在;通过细菌培养检测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等物品细菌污染情况。结果:肘前静脉采血时,止血带松弛前后存在逆流压差,即逆流存在。散在的采血管塞子外表存在细菌污染。结论:运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肘前静脉采血时先松开止血带后拔静脉穿刺针、最后拔掉真空管存在血液逆流并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存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采血结束时,应先拔掉真空采血管,后松止血带拔针。
- 李承彬杨小文叶金泉王柳燕邱晓燕胡以赤王文清王昌富
- 关键词:血液真空采血管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