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俊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篇燃烧
  • 1篇燃烧状态
  • 1篇热成像
  • 1篇巷道
  • 1篇火区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成像
  • 1篇红外热成像仪
  • 1篇封闭火区
  • 1篇高冒
  • 1篇高冒区

机构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篇王海燕
  • 1篇杨成轶
  • 1篇于树江
  • 1篇朱红青
  • 1篇牛会永
  • 1篇谭波
  • 1篇徐纪元
  • 1篇邹俊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巷道高冒封闭火区燃烧状态及表面温度场演变规律被引量:4
2014年
受早期小窑私挖乱采的影响,整合矿井往往面临废旧巷道或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且复杂,煤自燃危险性大的难题,为了判断巷道高冒封闭火区的燃烧状态及其火区发展趋势,采用煤自燃低温氧化试验研究山西朔州某矿4+9号煤层火灾指标气体及其变化规律,现场收集火区内气体初步判断火区燃烧状态,最后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圈划火区表面温度区域,定位巷道顶煤火区表面高温点并分析火区巷道表面温度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煤低温氧化进程中CO,C2H6和C2H4等指标气体将在特定的温度等条件下自发产生,利用指标气体出现温度和随温度变化趋势,可以初步判断火区燃烧状态及发展方向;通过巷道表面温度场能够圈划浅部隐蔽火区大致范围,验证火区燃烧状态,判断火区发展趋势,预测煤自燃的危险性,能为火区危险性预报和治理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成果对隐蔽火源燃烧状态和发展方向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为具有类似条件的矿区防灭火工作提供借鉴。
谭波朱红青王海燕徐纪元邹俊牛会永杨成轶于树江
关键词:封闭火区高冒区燃烧状态红外热成像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