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虎生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区系
  • 2篇走马胎
  • 2篇报春
  • 2篇报春苣苔
  • 1篇地被植物
  • 1篇新记录植物
  • 1篇新记录种
  • 1篇性状
  • 1篇野生
  • 1篇野生植物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营养价值分析
  • 1篇栽培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机构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马虎生
  • 4篇赵博
  • 3篇盘波
  • 3篇邓涛
  • 3篇陈学林
  • 2篇符支宏
  • 2篇蒋小华
  • 2篇王彦彪
  • 2篇代文娟
  • 2篇唐文秀
  • 2篇丁莉
  • 2篇毛世忠
  • 2篇骆文华
  • 2篇黄仕训
  • 1篇李西丽
  • 1篇许为斌
  • 1篇刘演
  • 1篇欧蒙维
  • 1篇莫凌
  • 1篇周太久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设计优化广西火桐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3
2013年
以广西火桐DNA为模板,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ISSR-PCR反应的MgCl2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模板DNA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最终确定广西火桐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25μL体系中1×PCR buffer,2.5 mmol/L MgCl2,0.15 mmol/L dNTPs,0.06 U/μL TaqDNA聚合酶,3 ng/μL DNA模板,0.2μmol/L引物;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2℃退火45 s,72℃延伸1.5 min,共30个循环;72℃最后延伸7 min。扩增后的PCR产物在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10个广西火桐样品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代文娟骆文华马虎生符支宏唐文秀赵博盘波黄仕训
关键词:正交设计
林下不同光照条件对走马胎苗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探讨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苗木在林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来寻找适合其生长的最佳环境。试验分3个处理:L1透光度20.2%,L2透光度为7.6%,L3透光度为4.0%,3个不同林下环境,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苗高、地径,茎、叶和总干重,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光下呼吸速率随着透光度递减而递减,其中,苗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各处理间均有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根干重、根冠比、最大净光合速率大小为L1>L3>L2,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性差异;表观光量子速率大小为L3>L1>L2,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本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透光度为20.2%的林下环境最适合走马胎苗木的生长。
毛世忠赵博蒋小华丁莉莫凌邓涛马虎生
关键词:不同光照走马胎苗木生长光合特性
浅谈桂林市地被植物配置与绿化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对桂林地区适应性强、应用效果好的地被植物作了调查和较为系统地概述,并对桂林市地被植物配置应用进行了探析。根据地被植物绿化效果见效快、经济节能、绿化层次多样性等特性,认为地被植物绿化是建设绿色城市的捷径之一,为了更进一步丰富景观效果,地被绿化植物的应用应以原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合理开发利用原生地被植物。
李西丽李秀娟马虎生李云娟
关键词:地被植物
广西火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Hsue)Hsue]叶片为试料,比较了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和改良SDS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及对干燥叶和鲜叶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杂质少,适合广西火桐基因组DNA的提取。改良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无完整条带,质量较差,不适合广西火桐基因组DNA提取。硅胶干燥90 d的叶样和新鲜叶样所得的基因组DNA纯度相当,产率前者多于后者。
骆文华黄仕训马虎生符支宏代文娟唐文秀盘波赵博
关键词:基因组DNA
外源赤霉素对桂林报春苣苔开花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桂林报春苣苔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50、100、500、800mg/L)进行整株喷施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观察其花期并测量花形态指标,探讨了外源GA3对桂林报春苣苔开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对桂林报春苣苔具有催花和延长花期的作用,对花梗高、叶丛高、花冠长、花朵数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花梗与叶丛高度比、花冠宽、花序数影响较小,其中500mg/L处理效果较好,花期提前9d,花期达25d,花梗高度、叶丛高度、花冠长、花朵数分别为17.81cm、13.71cm、5.61cm、74.8朵。
邓涛何永艳欧蒙维周太久马虎生梁惠凌
关键词:开花
甘肃省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被引量:4
2014年
系统地分析了甘肃省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依据中国湿地植被、甘肃植被等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甘肃省湿地植被的形成、发育和分布特点,甘肃省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74个群系和138个群丛;依据湿地的定义和湿地植被的特征种、指示种等特点,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西北地区一些受争议的河岸林缘植被、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群系等是否属湿地植被,并依据此类群落的群落和生境特征,将胡杨等群系列入湿地植被。
马虎生陈学林陶冶金秋燕何莉萍曹文渊
关键词:湿地植被
甘肃苍耳属一新记录植物及其分种检索表被引量:2
2012年
报道了甘肃苍耳属一新记录植物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并编制了我国苍耳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马虎生陈学林王彦彪
关键词:检索表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被引量:2
2024年
该文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guoensis H.S.Ma&B.Pan),该新种在形态学上与囊筒报春苣苔(P.carinata Y.G.Wei,F.Wen&H.Z.Lü)相似,但两者能明显区别,平果报春苣苔花冠裂片狭披针形至线型,长宽比大于2(vs.圆形至卵圆形,长宽比小于1.5),花冠内部具8~10条紫色条纹,与花冠同色,无明显导蜜线(vs.棕色条纹,与花冠不同色,具两条黄色导蜜线),花冠筒管状,腹面隆状,(vs.狭漏斗状,明显隆起,形成一清晰的龙骨),叶片椭圆形到宽卵形,(6.5~9.5)cm×(4.5~6.5)cm[vs.宽椭圆形到卵形,(4.0~5.0)cm×(3.0~4.0)cm],叶基部稍楔形(vs.圆形)。该新种目前只在模式产地一个较大的石灰岩溶洞及周边发现有分布,目前该溶洞内开始发展畜牧养殖,对该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压力。该文对该新种的分布区(EOO)和占有面积(AOO)分别进行了评估,认为根据现已知的居群和所受威胁情况,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可暂定为“极危(CR)”级别。该种作为传统中药,被当地居民用于新生儿去胎毒等,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今后可进一步开展此物种的民族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研究。该种面临生境破坏和野外采挖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等相关工作。与该种同一乡镇分布的物种紫麟报春苣苔(P.purpureokylin F.Wen,Yi Huang&W.C.Chou),后者花冠筒漏斗状,叶片深绿至紫色,叶两面具紫红色粗伏毛而明显区别;距离该种5 km内分布有小白花报春苣苔(P.alba R.F.Li&B.Pan),后者花明显小型,花冠筒状,纯白色,与该种相区别。通过比较该种与报春苣苔属其他物种,发现也有一些物种花筒或多或少有膨大,如浅黄报春苣苔(P.lutescens B.Pan&H.S.Ma)、粉花报春苣苔[P.roseoalba(W.T.Wang)Mich.Moller&A.Weber]、中华报春苣苔[P.dryas(Dunn)Mich.Moller&A.Weber]、多莛报春苣苔[P.polycephala(Chun)Mich.Moller&A.Weber]以及崀山报春�
马虎生陆昭岑许为斌盘波
关键词: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分类学
广西五皇山地区植物区系特性被引量:1
2023年
为揭示广西南部五皇山地区的植物区系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广西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及邻近区域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五皇山地区分布野生植物1 002种,隶属于167科581属,包括蕨类植物20科37属73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144科540属924种,以被子植物占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的热带性更强,其中泛热带成分占最大优势,温带成分则以北温带为主。中国特有属4属,未见中国特有科。该地区植物区系总体表现为物种丰富度高,区系热带性质强,特有性弱的特征。
吴婷婷叶家桐岑华飞马虎生胡兴华
关键词:植物区系物种丰富度野生植物
中国槌座炭角菌属(Rhopalostroma)一个中国新记录种被引量:1
2019年
整理了槌座炭角菌属(Rhopalostroma)在我国的文献记录情况,共收录R.Kanyae、R.lekae和R.Luzonense 3种.其中,莱卡槌座炭角菌(新拟)Rhopalostroma lekae A.J.S. Whalley, S. Thienh., M.A. Whalley&P. Sihan.为作者采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国新记录种,区别于同属其他种类的重要特征为皮层下具黄色至暗黄色颗粒.
牟光福马虎生刘演
关键词:新记录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