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立灿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小说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象
  • 1篇游移
  • 1篇社会主义现实...
  • 1篇女人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处境
  • 1篇魏微小说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形象
  • 1篇伍子胥
  • 1篇现实主义
  • 1篇小路
  • 1篇构造史
  • 1篇故事
  • 1篇观照
  • 1篇冯至
  • 1篇复仇
  • 1篇复仇故事

机构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刘立灿
  • 1篇徐仲佳

传媒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唐山文学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仇故事的现代书写——浅析冯至小说《伍子胥》
2017年
《伍子胥》讲述了一个消解了古老复仇主题的'复仇'故事。伍子胥身上仇恨的生成、他对于复仇命运的承担都并非自动生成,而是生存境遇的产物,并在行动中实现。这个过程一方面消解了古老复仇的义无反顾和狂热,另一方面成为伍子胥个体存在的确证,反映出冯至独特的生存哲思。这是一种独特的现代书写。
刘立灿
关键词:《伍子胥》伍子胥
书写行走在小路上的女人——城乡关系观照下的魏微小说
2017年
魏微的小说创作充满了个人感受与直觉体验,她书写的女性形象同样多情善感。198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以及个人在城与乡之间的流动,构成魏微笔下女性的真实处境。在这一环境下,女性的真实命运得到呈现,但也是造成她们命运悲剧的"帮凶"。她们依恋又逃离,进入大都市又归乡。她们受到欺骗和侮辱,也进行反叛和对抗。她们行走在狭窄的道路上,却表现出真切的人间颜色。
刘立灿徐仲佳
关键词:城乡关系魏微小说女性处境
高加林人物形象构造史研究
作为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产物,1980年代初路遥创作出高加林这一艺术形象。路遥选择现实主义创作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他追求“真实”的艺术效果,并试图把“真实”扩展到历史的广度与深度之内。路遥的介入意识难能可贵,同时引起怀疑与...
刘立灿
关键词:艺术形象构造史
文献传递
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认同和游移——论路遥对“新人”的塑造被引量:3
2016年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社会环境中,路遥创作出高加林、孙少平等新的农村青年形象。因为接受了现代教育,他们的视野得到开阔,感到了命运的不公平并投入到改变命运的行动之中,但最终又回到出发的地方。路遥真诚地关切他们的遭际,期待着能够铲平城乡之间的沟堑,实现城乡两个世界的沟通。在艺术表达过程中,这一期待寄托在了社会与国家层面,"新人"本身则专注于自我的道德完善和对乡土的热忱。觉醒的个人尽管在与命运挣扎的过程中浮现了不顾一切的热情和自我苛求,但他们重新回到对时代的失语状态之中。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人"的塑造反映了路遥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有意游移和无意识中的认同。
刘立灿
关键词:文学形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游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