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种植柽柳对重度盐碱地改良效果分析——以应县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晋北朔州市应县多年生柽柳地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按土壤深度和行间变化采集土壤样品,运用数理统计方式分析土壤基本情况,探讨盐碱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样地含水率较大,p H值为9.56,为极强碱性土质;土壤有效铜含量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并不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柽柳地土壤p H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含水率均表现为逐渐上升;在远离植株的过程中,p H值和电导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含水率逐渐下降。应县盐碱地土壤有效铜含量属于高等水平,积累现象明显,且有效铜含量会随着距离植株远近而变化,却不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试验得出,柽柳种植对降低盐碱度有一定效果,经过种植柽柳的盐碱土盐分明显低于对照,柽柳根系分布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盐碱性。
- 刘艳姚延梼
- 关键词:土壤盐碱化柽柳
- 襄垣县韩村大棚土壤有效钙、有效锌含量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长治市襄垣县韩村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来自20座蔬菜大棚的180个土壤样品进行有效钙、有效锌含量检测,在了解大棚土壤的基本营养状况下,对蔬菜的种植、施肥提供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大棚土壤有效钙含量增加,有效锌含量也会增加,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线性关系并不显著;试验样地内钙含量缺乏,锌明显偏高,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金属元素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上层(0-40cm)变化幅度较大,但仍表现为底层(40-60cm)的金属元素含量大于上层;同时应选择种植吸收土壤有效锌较多、吸收有效钙较少且耐碱性的蔬菜作物。
- 刘艳姚延梼许建卿
- 关键词:大棚土壤钙含量锌含量
- 耐盐碱树种柽柳对应县重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以3—5月份晋北重盐碱地多年生柽柳改良后的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对试验地柽柳改良后盐碱地土壤的电导率、含水率、p H值、土壤金属元素等进行研究,探索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3—5月份的柽柳人工林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的含水率、电导率都有所上升,p H值下降,有效元素Cu,Fe的含量增加;随着离植株距离的变化,离植株越远,含水量逐渐减少,p H值也越大,越来越呈现强碱性。说明种植柽柳对改良应县土壤重盐碱方面有效果,其土壤盐碱性明显低于没有种植柽柳的地块。
- 刘艳姚延梼
- 关键词:盐碱地柽柳土壤理化性质
- 长治襄垣县韩村不同作物地土壤有效钙、铜、铁、锌含量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以长治市襄垣县韩村农作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X"形线路对当地玉米地、谷子地、小麦地135个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有效钙、铜、铁、锌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3种不同农作物,土壤中大量元素钙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谷子地>小麦地>玉米地,微量元素铜、铁、锌全量浓度的顺序为:小麦地>谷子地>玉米地。试验区内不同作物地其土壤金属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样地铜、铁含量适中,锌明显偏高,钙含量缺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金属元素含量在表层(0~40 cm)变化幅度较大,但底层(40~60 cm)元素含量值大于表层。该研究对施肥、现代农业发展和相关作物种植有指导意义。
- 刘艳姚延梼
- 关键词:农田作物钙含量铁含量锌含量
- 晋中市左权县作物土壤有效镁营养状况分析
- 2014年
- 以长治市左权县东隘口村土壤为研究对象,将48个分别来自玉米地、蓖麻地、谷子地、药材地内的不同土壤类型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有效镁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土壤有效镁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且有效镁含量与电导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作物下的土壤有效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性显著。土壤缺镁时,可以施用硫酸钾镁。
- 刘艳姚延梼李彩珍陈菲儿许建卿
- 关键词:导电率硫酸钾镁
- 山西省阳城县耕地保护级别划定研究
- 2010年
-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阳城县为例,从耕地潜在生产能力、农业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分析计算得出阳城县各村耕地保护级别,为建设占用耕地项目选址等土地利用行为与决策提供了参考,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 刘艳孙泰森
- 关键词:耕地
- 种植枸杞对晋北重度盐碱地的改良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笔者以晋北应县多年生枸杞地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按土壤深度和行间变化采集土壤样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基本情况,探讨盐碱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土壤含水率偏低,pH值为8.56,为强碱性土质。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枸杞试验地内的有效Fe含量积累现象极为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有效Fe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离植株不同远近,会影响土壤有效Fe含量,并呈现升高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枸杞地土壤pH值和含水率逐渐上升,电导率变化不明显;在远离植株的过程中,pH值、电导率和含水率均在20 cm^30 cm处出现高峰值,然后又下降。pH值和电导率均低于空白对照。整体可以看出,种植枸杞对应县盐碱地有改良作用。
- 刘艳姚延梼
- 关键词:土壤盐碱化枸杞电导率含水率PH值
- 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11
- 2010年
- 景观生态效应评价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将景观生态学引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选取了景观的伸长指数、分维数、景观优势度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破碎度指数5个指标,对研究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实施前后的景观格局作了比较分析,肯定了土地整理规划的景观生态成效。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和土地整理的结合,具有完善项目区景观结构和功能、提高项目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王超盖艾鸿刘都雷刘艳
- 关键词:土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