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萌萌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刚果红平板法筛选血链球菌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
- 2015年
- 细菌胞外多糖不但能够保护细菌,防止外界环境变化和侵蚀者对菌体细胞的侵害,而且在医学微生物学中还具有特有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辐射、抗氧化等特性。尽管细菌胞外多糖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以血链球菌为模式生物,以随机插入突变机制构建的血链球菌胞外多糖形成基因文库为受试对象,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刚果红平板法用于筛选血链球菌细胞外粘多糖形成缺失突变株的方法,为日后研究细菌胞外多糖形成机制以及临床上筛选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奠定了基础。
- 郝苗金莺李婷尚萌萌郑兰艳
- 关键词:血链球菌
- 血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血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为血链球菌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獭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兔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对心脏瓣膜造成机械性损伤。通过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监测血压以确定导管前端的正确位置,并留置导管于獭兔体内。术后24h,每只獭兔耳缘静脉注射109 CFU/ml血链球菌或中性磷酸盐缓冲液(PBS)1ml,分别于感染后3、4、5d观察獭兔存活情况。且自感染后3d开始,实验组每天取6只獭兔、对照组每天取3只处死,解剖心脏,观察心脏赘生物并称重,计数CFU。结果 109 CFU/ml的血链球菌感染后3、4、5d,实验动物心脏赘生物分别为0.21、0.21和0.23g,且与对照组0.03、0.03、0.14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期实验组獭兔存活率分别为100.0%、62.5%和33.3%。结论成功建立了血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为血链球菌相关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尚萌萌徐梦雅李婷郑兰艳
- 关键词:血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