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宽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竖炉
  • 3篇温度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流分布
  • 2篇氢气
  • 2篇流场
  • 2篇还原气
  • 2篇DRI
  • 2篇值模拟
  • 1篇带式烧结机
  • 1篇单元法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搅拌
  • 1篇多孔介质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蠕变
  • 1篇烧结机
  • 1篇烧结机台车
  • 1篇台车
  • 1篇铁矿

机构

  • 8篇燕山大学
  • 1篇河北港口集团...

作者

  • 8篇徐宽
  • 7篇白明华
  • 3篇韩少峰
  • 3篇董京波
  • 2篇符远翔
  • 2篇葛俊礼
  • 2篇王健
  • 2篇吕建超
  • 2篇赵菲
  • 1篇龙鹄
  • 1篇张伟亚

传媒

  • 2篇钢铁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烧结球团
  • 1篇重型机械
  • 1篇钢铁钒钛
  • 1篇连铸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430m^2带式烧结机台车塌腰分析与改进
2016年
针对带式烧结机台车的塌腰现象,以430 m^2带式烧结机为例,对烧结机台车塌腰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基于fluent软件对烧结矿烧结过程进行模拟,联合workbench中的热分析和结构分析模块进行流固热耦合,得到可靠的台车温度场分布及压力分布。分析台车在单纯的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针对台车所用材料QT500建立蠕变模型,对台车进行蠕变分析。结果表明,台车在单纯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是可逆的;台车塌腰现象主要与台车材料的蠕变相关,在蠕变分析中,台车产生了13mm左右的下挠变形。针对台车塌腰现象,设计了拱形台车,仿真结果表明,拱形台车可以降低55.6%的下挠变形,为延长台车寿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明华董京波徐宽葛俊礼赵菲李路叶
关键词:烧结机台车温度场蠕变
电磁搅拌作用下弧形结晶器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7年
研究了双侧孔浸入式水口条件下,弧形结晶器内流场受电磁搅拌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圆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程的电磁场和流场数学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讨论不同电参数下结晶器内流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电磁力在水平面沿圆周方向呈非对称分布,竖直面上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电磁搅拌作用使得结晶器内流场除出现上回流区外,还产生主回流区和下回流区,促进钢水流动,有利于等轴晶的形成和热传递;励磁电流强度是影响电磁搅拌作用的主要因素,频率的影响效果有限,最佳搅拌参数是I=200 A,f=3 Hz。
赵菲白明华徐宽龙鹄韩少峰董京波
关键词:电磁搅拌流场数值模拟
浅析还原气需求量及其与炉内流场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还原气通气量的选取是DRI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通气量的选取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工艺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本文从还原可逆反应和热平衡角度对气基直接还原竖炉内还原反应还原气的需求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发现,随着还原气量增加,气基竖炉内速度整体变大,速度增大的程度随竖炉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白明华葛俊礼王健朴英敏徐宽符远翔
关键词:流场数值模拟
基于遗传算法DRI竖炉内流场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气基直接还原铁(DRI)竖炉内的气流分布对DRI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分析软件ANSYS对直接还原铁竖炉内还原气气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模拟分析中将球团矿简化为多孔介质,通过试验测得的惯性阻力系数和黏性阻力系数作为模拟过程的一个基础输入参数。将计算结果通过神经网络找到相互的映射关系,得到气基竖炉部分工艺参数与炉内压强、过渡段串流情况的关系。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得出竖炉内理想气流分布时的状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炉内气流分布状况与状态影响因素有直接关系,并得出影响竖炉内合理流场的主要状态影响因素为炉顶压强和冷却气出口压强。
葛俊礼白明华朴英敏王健符远翔徐宽
关键词:气流分布多孔介质遗传算法
铁矿石竖炉氢气直接还原温度场模拟
2016年
以BL竖炉及工艺参数为计算依据,建立气固传热模型,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模拟计算。将球团矿简化为多孔介质,物料的运动采用滑移网格模拟,还原反应采用三步反应参与计算,得到氢气直接还原铁竖炉还原段的温度场,并计算还原气的热效率。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氢气气量的增加还原段温度梯度逐渐变窄,炉顶气温度逐渐升高,并且还原气的热效率逐渐降低。同时也能够得出还原产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简化的竖炉还原段气固传热模型适用于氢气直接还原竖炉还原段温度场的预测以及炉内反应产物的分析。
白明华韩少峰徐宽李路叶吕建超张伟亚
关键词:竖炉氢气传热模型温度场
气基直接还原竖炉内物料下行及还原气流场研究
气基直接还原竖炉工艺可有效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CO2和污染排放,并且可以降低对焦炭的依赖。气基直接还原竖炉的本质为高温气固逆流换热反应装置,竖炉内物料下行及还原气流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竖炉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
徐宽
文献传递
竖炉内颗粒、空隙率及气流分布模拟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布料操作对竖炉内颗粒、空隙率及气流分布的影响,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挡板布料器三维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不同挡板角度和料线高度下颗粒分布及空隙率分布,并评估其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分布情况无法直接反应空隙率分布。当挡板角度为80°时,空隙率分布最均匀。料线高度对空隙率及颗粒分布的影响小于挡板角度的影响,随着料线高度增加,空隙率更均匀,但颗粒分布变化很小。当挡板角度为75°和80°时,有利于控制心部气流,而当挡板角度为82.5°和85°时,有助防止边部气流过度发展。适当增大料线高度,可使气流分布更均匀。
徐宽白明华
关键词:离散单元法空隙率气流分布
直接还原竖炉氢气利用率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被引量:8
2016年
在氢气直接还原铁竖炉内氢气的利用率较低,故在竖炉上部增加吹氧装置来实现炉内物理能和化学能的最佳利用,提高氢气利用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氢气竖炉和吹氧竖炉还原段的温度场、气体分布,计算出炉内能量的消耗。结果表明,在还原段上部7 m处吹氧,每还原出1 t铁的吹氧量为26.78 Nm3,吹氧竖炉与氢气竖炉相比:氢气利用率提高33.43%,氢气用量减少22.08%,炉顶气还原势降低61.84%,能耗减少14.72%,吹氧周围及上部炉料温度有所升高。
白明华李路叶徐宽韩少峰吕建超董京波
关键词:氢气吹氧温度场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