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含油污泥-石英砂颗粒混合物的混合分离特性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内径60 mm、高1 000 mm的冷态气固流化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含油污泥-石英砂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污泥含量较高的混合颗粒,随着气速由高到低,含油污泥颗粒与石英砂的流化行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双组分完全流化、石英砂流化-油泥趋于静止、石英砂趋于静止和固定床阶段;通过两组份分层填装流化实验,发现仅通过气流的作用实现颗粒之间的良好混合较为困难;测量了不同气速下体系的混合指数,在较高的含油污泥含量下,含油污泥颗粒的粘性作用较强,较低气速下石英砂表现为浮升组分,随着气速的升高,石英砂出现了由浮升组分向沉积组分的转变。
- 徐明明刘会娥陈爽邹兆双夏雪
- 关键词:含油污泥流态化
- 酸碱性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醇度扫描和盐度扫描配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考察酸碱性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对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显著,H+浓度越高制备微乳液所需的醇用量越少;阳离子对微乳液形成的作用强度高低的顺序为H+>K+>Na+;碱性对微乳液体系的形成无特殊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后,再加入NaOH,体系可转变为WinsorⅠ型微乳液,进一步加入NaOH,体系的油溶性增强,再转换为WinsorⅢ型或WinsorⅡ型微乳液。
- 夏雪刘会娥丁传芹徐明明刘时坤
-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煤油微乳液酸碱性相转变
- 含油污泥-石英砂双组分颗粒的流化行为
- 2011年
- 在内径60mm、高1200mm的玻璃流化床中,对含油污泥-石英砂双组分混合颗粒进行了流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颗粒因含油量较高,粘性较大,无法实现单独流化,掺入一定比例石英砂颗粒后,可平稳流化.随着含油污泥量增加,气速降低时颗粒从流化状态到固定床状态的转变为渐变过程,流化效果变差.采用Kumar-Gupta公式的形式对颗粒混合物重新进行拟合,获取新的公式参数,对最小流化速度umf的预测误差在5%以内.
- 刘会娥徐明明付裕陈爽齐选良
- 关键词:含油污泥石英砂流化
- 无机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4年
- 通过Winsor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研究不同无机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正辛烷-水-正丁醇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无机盐盐度或醇量的增加,微乳液体系均会发生从WinsorⅠ→WinsorⅢ→WinsorⅡ的相转变,但具有不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无机盐对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影响不同;无机盐对微乳液体系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成的微乳液体系,阳离子的作用比较强,且价态越高、水合离子半径越小,对微乳液相态的影响越大;阴离子的作用比较弱,同价态阴离子的作用基本相同,且随阴离子价态的增加其作用越弱。
- 袁迎刘会娥徐明明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 关键词:无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乳液相行为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乳液体系中无机盐的作用规律被引量:13
- 2014年
- 通过改变无机盐的种类,研究无机盐及其混合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微乳体系随着各种盐类浓度的增加,均发生WinsorⅠWinsorⅢWinsorⅡ的相变,但对不同的无机盐其最佳盐度不同。通过对6组混合无机盐体系的研究,表明混合无机盐的效率参数与混合盐组成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单一无机盐的效率参数预测出混合盐的情况。以效率参数为桥梁推导出了单一无机盐与混合无机盐之间最佳盐度的关系式,可用于预测混合盐效应,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袁迎刘会娥徐明明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 关键词:微乳液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