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正耘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牙间隙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愈合
  • 1篇正畸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配合
  • 1篇损伤小鼠
  • 1篇皮肤
  • 1篇前牙
  • 1篇前牙间隙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徐正耘
  • 2篇姜晓钟
  • 2篇王国栋
  • 2篇吴洋
  • 2篇高明津
  • 2篇王良
  • 1篇何金
  • 1篇何玉林
  • 1篇周洁
  • 1篇柏书博
  • 1篇单蔚蓝
  • 1篇查玮
  • 1篇蔡小攀
  • 1篇黄懿育
  • 1篇段丽琼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口腔种植手术的配合和护理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总结口腔种植手术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本科室98例口腔种植牙患者资料,总结种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恰当的临床配合和护理,共植入种植体112颗,手术护理过程顺利,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经过3~44个月的追踪观察,无一例种植体脱落,临床种植体取得成功患者满意度好。结论: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需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手术操作,精细的术中护理,医生、患者和护士的良好配合,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
徐正耘段丽琼周洁姜晓钟
关键词:手术配合护理
正畸和美容修复治疗前牙间隙24例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何玉林查玮徐正耘
关键词:美容修复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于上海长征医院行口腔种植体修复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炎性组23例与非炎性组102例,观察龈下菌群分布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种植体修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结果:23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中分离病原菌共38株,其中厌氧菌24株(63.16%)、需氧菌9株(23.68%)、有益菌5株(13.16%)。在厌氧菌中口腔链球菌8株(21.06%)、牙龈卟啉单胞菌5株(13.16%)、中间普雷沃菌7株(18.42%)、具核酸杆菌3株(7.89%)、福赛斯拟杆菌1株(2.63%);有益菌中血链球菌3株(7.89%)、小韦荣菌2株(5.26%)。炎性组与非炎性组在性别、年龄、夜磨牙、角化牙龈、种植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牙周病史、种植体时间、定期洁牙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牙周病史、种植体时间>5年、未定期洁牙是影响口腔种植体修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龈下厌氧菌感染有关,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牙周病史及种植体时间>5年、未定期洁牙是口腔种植体修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
单蔚蓝高明津徐正耘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菌群影响因素
心理护理在心电监护拔牙术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拔牙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建立符合拔牙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需拔牙患者180例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加心电监护拔牙模式,对照组采用心电监护拔牙模式。结果:心理护理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其了解了病情,缓解了紧张情绪。观察组满意率为95.6%,对照组满意率为80.0%。结论:把心理护理实施到拔牙术中,能系统地对拔牙患者进行引导,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疾病转归,减少并发症。
徐正耘高明津黄懿育姜晓钟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电监护拔牙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gankyr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gankyrin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gankyrin蛋白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可能的临床价值。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ankyrin蛋白表达远高于癌旁黏膜组织(P=0.000)。高、中低分化鳞癌组间gankyr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同性别、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鳞癌组gankyr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ankyrin蛋白高表达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且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王良蔡小攀王国栋徐正耘何金吴洋
关键词:口腔肿瘤鳞状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辐射损伤小鼠皮肤缺损模型愈合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小鼠不同全身辐射剂量合并皮肤缺损模型,研究全身辐射对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其病理生理学变化。方法采用18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60 Coγ射线一次性均匀照射4、6、8 Gy,照后30 min内,于小鼠背部制作1.5 cm×1.5 cm方形全层皮肤缺损伤口,构建不同全身放射剂量合并皮肤缺损动物模型(n=50),以单纯皮肤缺损作为对照组(n=30),各组动物于伤后3、5、7、10、14 d分别处死6只,取伤口全层皮肤组织,组织病理学检查伤口区炎细胞、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未愈伤口残余面积,统计14 d内各组动物存活率及体质量变化。结果 6 Gy放创组7 d和14 d的存活率分别为75%和55%,8 Gy放创组7 d时存活率仅33%,至10 d全部死亡。伤后14 d内,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放创组体质量较伤前降低程度愈加明显。全身辐射对皮肤创面愈合延迟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加重:6、8Gy放创组2 d与对照组相比残余面积增大(P<0.01),4 Gy放创组伤后8 d与对照组相比残余面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放创组小鼠伤口早期炎症反应受抑,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明显滞后,肉芽组织形成延迟,上皮覆盖滞后。结论 6 Gy 60Coγ射线全身放射合并皮肤缺损伤的动物模型可为放创复合伤难愈机制的研究和早期的实验治疗提供研究平台。
柏书博王国栋王良徐正耘吴洋
关键词:放创复合伤伤口愈合动物模型皮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