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邹城台钻孔应变更换探头前后数据精度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利用相对标定、四分量自检分析、M;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计算及与同台站TJ-2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对比等方法,计算邹城地震台RZB-2分量式钻孔应变2020-01~2021-07更换探头前后仪器的内精度、自检情况及M;波潮汐因子精度,综合分析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更换探头后邹城台RZB-2分量式钻孔应变数据内精度高,两组面应变符合四分量自检方程,相关系数接近1,面应变与体应变的面应变数据的相关性也接近1,仪器观测系统稳定,观测数据可靠。但2021年台站周边新建工厂导致干扰增多,数据潮汐因子精度较差,平均值为0.07左右,建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 徐芳芳朱成林贾媛李杰周长礼周均太
- 关键词:体应变面应变
- 嘉祥地震台山洞防潮措施探索
- 2020年
- 通过分析山洞潮湿的原因及潮湿导致的仪器、线路、供电系统等故障问题,探索山洞防潮的一些措施,主要包括山洞防水处理,除湿机除湿,干燥剂除湿,做好日常运维工作等,从而保证仪器正常运行,延长仪器寿命,降低故障率。
- 徐芳芳张曼郑晨晨朱飞
- 关键词:山洞防潮
- 黄海M5.1地震前荣成倾斜仪资料异常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2013-05-18黄海海域发生M5.1地震。通过对荣成地震台CZB-Ⅱ竖直摆钻孔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多种常规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的分析,发现震前存在短临异常。本文描述了倾斜仪观测资料不同分析方法的异常表现形态,旨在为以后地震前及时发现异常提供参考。
- 徐芳芳朱威崔居全荆强
- 关键词:小波分析震前异常
- 荣成地震台形变观测干扰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对荣成地震台2套形变仪运行以来影响观测质量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影响观测资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感应雷击、降雨影响及气压影响;观测系统因素主要有数采故障、电压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有仪器标定和仪器调零。通过对干扰、故障因素的分析,为日常工作中观测人员及时发现地震前兆异常提供参考依据。
- 徐芳芳崔居全荆强郭金
- 关键词:形变观测
- 一种地震波探测原理展示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探测原理展示台,包括展示台本体、固定构件和夹持构件;所述展示台本体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显示屏本体,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对称设置有横杆,每组所述卡套之间贯穿滑动设置有竖杆;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卡扣、第...
- 郑晨晨段雅君徐芳芳王少波朱飞张曼周长礼赵璇
- 文献传递
- 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特征及干扰机制研究
- 2024年
-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能真实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工程及其伴随的工程降水逐步增多,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比普通单井抽水干扰更为严重.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观测有何干扰特征、干扰机制如何、干扰数据能否修复等问题对地震异常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莱阳体应变受到附近御龙湾项目工程降水干扰的观测案例,研究了工程降水的干扰特征,修复了干扰畸变,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干扰机制.结果表明:(1)工程降水在干扰体应变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方向明确、量级稳定的固体潮畸变,可以通过一阶差分逆运算进行修复.修复固体潮畸变并扣除背景速率后,工程降水干扰量级达-15.65×10^(-9)/d;(2)通过建立基于集中载荷模型的网格算法,模拟出工程降水在体应变异常初期和后期分别产生6.61×10^(9) N和1.73×10^(10) N的集中力载荷,干扰量级明显大于常见的单井抽水干扰,压性干扰集中于体应变仪与抽水井连线的垂直方向;(3)通过固体潮畸变特征及力学机制分析确定了工程降水造成固体潮畸变的干扰机制为"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抽水暂停引起张性台阶上升—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周期行为,固体潮畸变时间间隔(频次)和钻孔水位之间呈显著同步特征,线性系数为0.737.
- 朱成林甘卫军贾媛徐芳芳张正帅鞠佳斌冯志军刘克辉
- 关键词:钻孔应变工程降水数据修复
- 东平台分量应变与体应变可靠性分析及特殊事件影响对比
- 2023年
- 本文通过四分量自检、相对标定内精度分析对东平地震台YRY-4钻孔分量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结合滑动相关性计算、潮汐因子内精度对2套仪器数据进行了对比,证明YRY-4钻孔分量应变2面应变相关性高,相关系数接近1,相对标定内精度高,与体应变数据整体趋势一致。2套仪器观测环境一致,运行稳定,数据正常可靠,但也存在降雨、场地干扰特殊时段曲线表现不一致的情况。针对2种特殊情况结合相关性计算、S变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时段,因钻孔条件差别较大,2套仪器数据相关性较差,接近0;场地干扰时段,2套仪器观测系统均受到影响,频率域同步出现干扰信号,影响数据曲线形态及潮汐因子精度,但2套仪器面应变相关性达0.91。综合分析,东平台钻孔应变仪与体应变2套仪器观测系统是可靠稳定的。
- 徐芳芳朱成林贾媛卢双苓
- 关键词:体应变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