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敏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煤层气
  • 1篇低产井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分布
  • 1篇电脉冲
  • 1篇压裂
  • 1篇水力压裂
  • 1篇气井
  • 1篇气田
  • 1篇晚古生代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技术
  • 1篇煤层气井
  • 1篇煤层气田
  • 1篇煤矿
  • 1篇控制研究
  • 1篇老井
  • 1篇高压电
  • 1篇古生代
  • 1篇层次分析

机构

  • 4篇华北油田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4篇朱敏
  • 2篇彭鹤
  • 2篇张聪
  • 2篇李俊
  • 1篇姚欢
  • 1篇刘喜恒
  • 1篇吴定泉
  • 1篇崔新瑞
  • 1篇张建国
  • 1篇孙朝辉
  • 1篇王鑫
  • 1篇李宏为
  • 1篇余小林

传媒

  • 2篇中国煤层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压电脉冲技术在煤层气低产井改造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分析高压电脉冲技术在煤层气低产井改造的适应性,对沁水盆地南部3种类型低产井实施电脉冲增产技术改造。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技术对储层伤害低产井改造效果最好,压裂效果差低产井次之,递减形成低产井效果最差。该技术可以很好的解除裂缝中堵塞的煤粉、气泡,清除地层污染,快速恢复产量,对地层有很好的解堵作用。综合分析储层地质、工程以及排采等方面对措施效果的影响认为:电脉冲增产技术应优选采出程度低、一次压裂效果好、储层产水量大以及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煤为主的储层进行实施。
张金笑张聪仝世伟郭晶张慧朱敏
关键词:电脉冲水力压裂储层伤害
煤层气井在与煤矿重叠区高效开发模式的建立——以郑村井区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根据煤矿采掘步骤,以郑村井区为例,将煤矿重叠区划分为规划区、抽采区和采空区,分析各区域内煤矿对煤层气井影响规律,建立对应高效开发模式,一定程度上为煤层气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朱敏吴定泉李俊彭鹤张金笑赵家攀
内蒙古中部主要断裂对晚古生代地层分布的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重磁、反射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并结合地面露头调查,重点研究了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贺根山断裂、西拉木伦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的控制,其中西拉木伦河断裂与贺根山断裂对地层的控制尤为明显。沿贺根山断裂出露大量的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和超基性岩体、古陆核残片,具有缝合线特征,在地震剖面上,断裂北倾,且受后期改造而可能具有走滑性质;西拉木伦断裂同样具有缝合线性质,但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逆冲推覆构造,推测该断裂晚古生代-中生代为逆冲断裂,新生代为张性断裂,因此具有负反转特征;晚古生代地层受断裂活动影响,西部剥蚀严重,东部残留厚度较大;泥盆系主要分布在贺根山断裂以北地区,南部大多缺失;石炭-二叠系全区广泛,东部和北部厚度大,其他地区残留,且残留厚度差异较大。
姚欢孙朝辉刘喜恒朱敏余小林王鑫屈伟玉李宏为
关键词:沉积-构造演化
煤层气田老井网立体开发方式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煤层气开发区块储量动用程度,当单井产量进入递减期后,需进行开发方案调整,通过调层或补层等措施实现增产稳产。在时间上,认为投产时应优先开发主力煤层,待进入递减期后,对次主力煤层进行补层合采;在空间上,结合开发动态,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产量的主控指标及其权重,再对不同煤层求取各指标差值,归一化处理后精细确定井区的主力煤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质储量与采出气量进行网格化处理,求取剩余储量分布特征,最终通过主力煤层分布与对应的剩余储量分布的叠加,确定最佳的开发顺序;并针对不同的开发顺序优化压裂和排采工艺。提出的煤层气老井网内立体开发方式,在樊庄区块郑村井区已取得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煤层气采收率,实现了区块长期稳产,对多煤层发育的区块,该技术具有推广借鉴意义。
李俊张聪张建国彭鹤崔新瑞朱敏
关键词:煤层气层次分析法层间干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