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毅斌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菘蓝
  • 1篇氮肥
  • 1篇靛蓝
  • 1篇靛玉红
  • 1篇多糖
  • 1篇苗期
  • 1篇苗期生长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成分
  • 1篇活性成分含量
  • 1篇光合参数
  • 1篇干物质
  • 1篇干物质积累
  • 1篇5-氨基乙酰...
  • 1篇ALA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唐晓清
  • 2篇王康才
  • 2篇朱毅斌
  • 2篇肖云华
  • 1篇吕婷婷
  • 1篇李雨晴
  • 1篇李月鹏
  • 1篇汪牧耘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追施氮肥量对菘蓝根的外形品质、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5个处理,氮肥用量分别为225、450、675、900、1125 kg/hm2,每一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研究不同追施氮肥量对菘蓝的光合参数、根的外形品质、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施用量对菘蓝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生理影响,优选菘蓝最佳追施氮肥量。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有利于提高菘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可以显著增加菘蓝根主根直径和根长,有明显的壮根效应;而菘蓝总鲜重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但超过900 kg/hm2后就不再增加;在450 kg/hm2下菘蓝根侧根数最少,低氮(225 kg/hm2)和高氮(900、1125 kg/hm2)水平下菘蓝根侧根数增加过多,影响了菘蓝根药材外形品质;随着施氮量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先增加后下降,而根冠比不断下降,氮肥量为675 kg/hm2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大,氮肥量为900 kg/hm2的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追施氮肥对地上部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地下部。施氮量增加,多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为675 kg/hm2时菘蓝根中多糖含量最高为158.383 mg/g,而(R,S)-告依春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氮肥量为900 kg/hm2时含量最高达到0.5655 mg/g。为保证菘蓝根产量和药用品质适宜的追施氮肥量是675 900 kg/hm2。
肖云华吕婷婷唐晓清王康才瞿光航朱毅斌李月鹏
关键词:氮肥干物质积累光合参数多糖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质量浓度0.0(对照)、50.0、25.0、13.3和12.5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1至3次(每次间隔10 d)对菘蓝(Isatis indigotica Linn.)苗期生长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叶片内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1至3次后各处理组菘蓝根的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且总体上差异极显著,其中,以12.5 mg.L-1ALA处理组根干质量最高;多数处理组根鲜质量也高于对照,其中用12.5 mg.L-1ALA处理3次根的鲜质量最高。处理1次或2次后各处理组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或高于对照或低于对照,其中12.5 mg.L-1ALA处理组叶片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处理3次后各处理组的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次或2次后各处理组的根冠比总体上高于对照,而处理3次后各处理组的根冠比均低于对照。处理1次或2次后各处理组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多数处理组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与对照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处理3次后各处理组的靛蓝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仅13.3和12.5 mg.L-1ALA处理组靛玉红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总体上看,用13.3和12.5 mg.L-1ALA处理2次或3次,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用12.5 mg.L-1ALA处理3次靛蓝含量最高(22.51μg.g-1),用13.3 mg.L-1ALA处理3次靛玉红含量最高(99.48μg.g-1)。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宜的ALA处理对菘蓝生长及叶片中有效成分积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用低浓度ALA喷施2或3次较为适宜。
汪牧耘李雨晴朱毅斌肖云华唐晓清王康才
关键词:菘蓝靛蓝靛玉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