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铭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基性
  • 6篇基性岩
  • 6篇超基性
  • 6篇超基性岩
  • 3篇橄榄石
  • 3篇含金
  • 3篇含金性
  • 3篇北祁连
  • 3篇北祁连山
  • 2篇热液
  • 2篇热液成因
  • 2篇组构
  • 2篇组构特征
  • 2篇基性超基性岩
  • 2篇超微
  • 1篇地幔
  • 1篇地幔岩
  • 1篇岩体
  • 1篇基性岩体
  • 1篇变形变质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6篇李金铭
  • 3篇杨建国
  • 1篇董显扬
  • 1篇李树强
  • 1篇王来生

传媒

  • 4篇西北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超基性岩变形变质作用与超微构造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通过野外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实验研究与综合分析,认为西准噶尔、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山、阿拉善和汉诺坝等地区的蛇绿岩型、绿岩型、暗色岩型超基性岩及其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的结构类型、形成环境、变形、变质作用、位错组态、位错密度、布格氏矢量(b)、滑移系及流动应力值(σ1—σ3)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根据橄榄石变形实验资料分析,有的相当于上地幔条件下高温蠕变阶段所形成,有的则属于进入地壳后低温流变的产物。
李金铭董显扬黄孝瑛李树强
关键词:超基性岩橄榄石变质作用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唐巴勒超基性岩体地幔岩残体的超微构造与组构特征被引量:4
1994年
用弗氏台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唐巴勒超基性岩体中碎斑状纯橄岩及糜棱岩化斜辉橄榄岩内主要造岩矿物──镁橄榄石的组构与超微构造进行了研究,两种手段所获结果基本一致。它们的位错组态各具特色;碎斑状纯橄岩内的幔成镁橄榄石表现出位错列特征,根据单根位错及位错列得出的布氏矢量为α[100],滑移系为(010)[100]。在糜棱岩化斜辉橄榄岩内的幔成镁橄榄石表现出典型的多层结构,而且滑移方向明显,测定的速线方向为[211],进一步还形成了许多出溶物。它们的位错密度、应力或活动性表现出前者小于后者,根据中粗粗幔成镁橄榄石及细粒重结晶或微粒变晶壳成镁橄榄石的组构特征分析它们的滑移系,前者为(010)[100],后者为(010)[001]。再结合它们的赋存部位及其形成机理分析,北部与南部,深部与浅部或幔成与壳成矿物的组构或组态特征存在差异是理所当然的。这些特征之研究,对于分析铬铁矿等矿产的成矿与找矿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李金铭
关键词:超基性岩橄榄石地幔岩
青海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而西递增的趋势。经对金富集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与超基性岩带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并指出断裂破碎带、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热液蚀变带、金属硫化物产出部位及砂金(铂)异常与Au、As、Sb、Cu异常重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地段。在上述地段发现了川刺沟、撒拉河金矿点两处和含金超基性岩体20处。提出四个预测区和七个找金部位。依据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等资料及金矿(化)体的赋存部位,首次提出该区金矿总体可称为蛇绿岩型金矿。成因类型主要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李金铭杨建国肖朝阳
关键词:基性岩超基性岩含金性
阿拉善地区超基性岩组构特征与超微构造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通过弗氏台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手段,对阿拉善地区金川、野芨里、下盐路塘和小松山等超基性岩岩体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的组构及超微构造进行了研究,两种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它们的位错组态均以位错列及多层结构为主,布氏矢量(?)以c[001]为主,滑移系为(010)[001]。这些特点与橄榄石晶体均以[001]取向,并形成高极密及(010)[001]组构类型相对应。根据有关橄榄石变形实验研究,它们都属于低温(<800℃)、高应变速率的滑移系。由此说明,是下地壳环境的产物。但岩体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其活动性而论,金川岩体成岩演化过程表现相对稳定,其余岩体则处于较为活跃的构造环境中,前者所受的构造应力较弱,而后者较强。这可能就是该区成矿情况有别的原因之一。
李金铭王来生
关键词:超基性岩橄榄石组构
青海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而西递增的趋势。经对金富集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与超基性岩带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并指出断裂破碎带、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热液蚀变带、金属硫化物产出部位及砂金(铂)异常与Au、As、Sb、Cu异常重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地段。在上述地段发现了川剌沟、撒拉河金矿点两处和含金超基性岩体20处。提出四个预测区和七个找金部位。依据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等资料及金矿(化)体的赋存部位,首次提出该区金矿总体可称为蛇绿岩型金矿。成因类型主要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李金铭杨建国肖朝阳
关键词: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
青海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研究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
李金铭杨建国肖朝阳
关键词: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