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菁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某高校男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被引量:6
- 2020年
- ①目的了解某高校男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②方法整群抽取某高校三个年级共392名本、专科男护生,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③结果男护生职业认同的总平均分为(3.17±0.64)分,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说服、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男护生在生源地、学历、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高考志愿、报考前对护理职业的了解、对护理专业满意度、读书期间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方面分析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高考志愿、学历、对护理专业满意程度以及读书期间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是影响男护生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④结论该高校男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树立典范,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影响男护生,使其重建从事护理工作信心,激发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
- 徐雅玲梁菁陈雪娴韦海滔王宇
- 关键词:男护生护理职业认同感
- “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 2014年
- 对于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其课程多,教学周期短,而"内科护理学"章节内容多,且学时数紧凑。因此,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合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提升护理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
- 徐雅玲梁菁唐艳妮阮丽韦海滔李东生黄小兰
-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 项目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深化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级护理本科班共41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1)。对实验组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内科护理学,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以期末理论考试和学生教学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
- 徐雅玲梁菁韦海滔唐艳妮阮丽黄小兰李东生
-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本科护理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
-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内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必修课,其综合性较强,内容多而杂,且晦涩难懂,护生学习难度较大[1-2]。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且学生长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下,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因此,《内科护理学》整体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近几年,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微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兴起,并在各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改变护理专业教学现状,作者尝试了将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5级护理学专业2个班级73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不同教学模式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护生中男6例,女34例;年龄17~21岁,平均(19.3±1.4)岁。观察组护生中男5例,女28例;年龄17~20岁,平均(18.7±1.2)岁。两组护生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教学方法1.2.1 对照组 应用传统模式对护生进行教学,即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
- 唐艳妮张安文梁菁韦海涛徐雅玲黄小兰李东生林兵阮丽肖乾林
-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内科护理学》专业必修课
- 高专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应对医师资格考试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我系参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部分),以改革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模式为切入点,并对临床专业2004级学生实习前进行了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考核情况的反馈,找出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
- 吴文其聂友源袁俊冯丽华文玉萍熊云新梁菁周龙平冯敬华韦桂姬
- 关键词:执业助理医师高专医学生
- 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校2016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班为观察组,2班为对照组,在教学方法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的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2.36±5.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71.24±5.28)分,组间成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唐艳妮黄柳梁菁韦海滔徐雅玲阮丽
-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内科护理学
- 紫杉醇对体外大鼠肝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在通过观察紫杉醇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来探讨紫杉醇自身毒副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紫杉醇在不同质量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细胞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紫杉醇作用后,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0、40、80μg/L的紫杉醇分别作用24、48、72 h后,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损伤加大、抑制率增加;相同质量浓度的紫杉醇不同作用时间的抑制率无时间效应关系;24 h的IC50质量浓度为28.5μg/L,并能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结论:紫杉醇在一定的质量浓度和长时间作用下对肝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 徐雅玲梁菁唐艳妮阮丽韦海滔李东生黄小兰黄巨恩
- 关键词:紫杉醇肝细胞凋亡
- 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紫杉醇诱导体外大鼠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aFGF)对紫杉醇(Taxol)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培养原代肝细胞,将原代肝细胞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7d后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24h,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建立紫杉醇损伤肝细胞的模型,与此同时加入系列质量浓度的MaFGF,观察MaFGF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质量浓度依赖型;在质量浓度为3.25×10^-3~8.20×10^-3mg/L范围内,MaFGF降低了紫杉醇对肝细胞的抑制率,增高了肝细胞的活性;Taxol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axol+MaFGF(3.25×10-3~8.20×10-3mg/L)组和Taxol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xol+MaFGF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一氧化氮(NO)、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降低.结论:MaFGF对紫杉醇损伤的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徐雅玲黄巨恩梁菁唐艳妮阮丽韦海滔李东生张成磊
- 关键词: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