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博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三要素
  • 1篇余震
  • 1篇余震序列
  • 1篇灾区
  • 1篇震前
  • 1篇震中
  • 1篇汶川地震
  • 1篇科考
  • 1篇宏观震中
  • 1篇分布信息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2篇潘博
  • 1篇杨天青
  • 1篇姜立新
  • 1篇董曼
  • 1篇黄辅琼
  • 1篇席楠
  • 1篇晏锐

传媒

  • 1篇灾害学
  • 1篇地震预报论坛...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震前的宏观异常对地震三要素预测的意义--以汶川地震后的科考结果为例
地震前各种仪器与肉眼观测到的异常现象被称作地震前兆,其中肉眼观测到的异常称作宏观前兆异常.由于地震前兆与地震之间的非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地震前兆备受争议,并因此殃及地震的可预报性问题,尤其是那些地震前出现的动物、植物、地下水...
黄辅琼潘博晏锐
基于余震序列分布信息的地震极灾区快速判断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震级加权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基于震后短期内(24 h)余震序列判定地震极灾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该方法判断宏观震中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不同震源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该方法判断宏观震中的精度不同,倾滑-近倾滑型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余震序列判定宏观震中的精度最高;2整体上看,利用该方法判断极灾区长轴方向的准确性低于利用距震中最近活动断裂判断的准确性,但对于倾滑-近倾滑型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该方法的准确性高于利用断层数据判定的准确性。
杨天青姜立新董曼潘博席楠
关键词:余震序列宏观震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