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1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珊瑚碎屑地基加固方法现场对比试验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强夯法和两点振冲法对珊瑚碎屑地基加固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测试了地基沉降量、颗粒级配、压实度、承载比、回弹模量和反应模量,同时进行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点振冲法对珊瑚碎屑地基土的处理效果优于强夯法,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 王建平郭东张宏波刘景儒楼晓明
- 关键词:强夯法
- 低风速下单侧开口居住建筑自然通风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前所用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针对开窗通风量取定值,忽略了动态因素的影响,但是开窗通风量受风速大小、风向、室内外温差及开口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为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重点研究了北京市单开口居住建筑开窗通风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实验研究对单开口建筑自然通风量计算式进行修正,平均误差为19.5%;北京市普通居住建筑冬季开窗通风的换气次数为2~33 h^-1。本文研究结果为能耗软件中单开口建筑自然通风的动态模拟提供了基础数据。
- 谢静超赵宇晨张文霞王建平刘加平
- 关键词: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居住建筑
- 适用于岛礁地区的珊瑚集料砌块热工性能分析
- 2020年
-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发展海洋岛礁地区的工程建设,但原材料运输成本高故提出一种就地取材的新型珊瑚集料空心砌块。用热线法和DSC法分别测得珊瑚集料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容,并计算了砌块的热阻、传热系数及热惰性等热工参数,与普通墙体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珊瑚集料砌体的传热系数比普通墙体材料小,保温性能好;热惰性比普通墙体材料大,热稳定性好。在相同的墙体构造中,珊瑚集料砌体墙的热工性能衰减度和延迟时间均大于普通材料砌体墙,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比较强。根据06J908—2《公共建筑节能构造(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图集,推荐了4种珊瑚集料砌块墙体用于海岛建筑,可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墙体的盐雾侵蚀,提高建筑耐久性和节能效果。
- 赵晓丹谢静超王建平郅晓王浩宇张晓静刘加平
- 关键词:热惰性指标
- 超高延性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研发基于氯氧镁水泥的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MOC-UHTC),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切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并使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氯氧镁水泥以改善其耐水性能。进行了5种粉煤灰替代率(0%、20%、30%、40%、60%)下MOC-UHTC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基于氯氧镁水泥制备的MOC-UHTC具有优异的应变硬化和多重裂缝开裂性能,其峰值应力处的拉伸应变在5%~7%之间;同时MOC-UHTC具有较高的受压变形能力。三点弯曲梁试验表明,MOC-UHTC梁具有明显的弯曲硬化特性,最大弯曲强度对应的挠跨比达到1/50~1/29,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和强度保持能力。
- 王义超余江滔王建平王建平徐世烺
- 关键词:氯氧镁水泥延性聚乙烯纤维
- 南海地区建筑气候区划归属问题探讨被引量:8
- 2019年
- 中国南部海域与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相差甚远,为探究目前中国海域岛礁地区气候分区归属的科学准确性,首先对国内外建筑气候分区标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中国海域岛礁地区在气候分区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建筑气候分区标准并不适用于海域岛礁地区;有必要寻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将中国陆海全部领土区域重新进行气候分区;考虑到岛礁建筑防潮设计的必要性及超低能耗建筑室内严格的温湿度等空气质量要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中,湿度要素不容忽略。
- 谢静超崔亚平张晓静王建平刘加平
- 关键词:节能空气质量防潮设计气候分区
- 青海地区农村土坯墙体保温改造热工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青海地区气候条件和当地农村土坯建筑特点,采用傅氏级数表达室外综合温度函数作为墙体外侧热工分析的边界条件,基于墙体热工系统理论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土坯墙保温改造前后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并通过谐波反应法计算改造前后墙体的净失热热流和内表面波动温度。结果表明,节能改造后的墙体失热热流有很大程度的减小。总体来说,改造后的土坯墙体节能率高达74%以上,且内表面温度有3.4~4.7℃的提高,不仅可提高室内辐射场温度,而且使得室内辐射场更加趋于均匀,可增加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同时这些研究和分析可为新型民居的设计提供量化依据与科学认识。
- 桑鹏飞谢静超刘加平刘德慧王建平
- 关键词:保温改造
- 钙质砂抗剪强度特性的环剪试验被引量:30
- 2018年
- 珊瑚礁沉积的钙质砂与石英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别。对取自南海岛礁的钙质砂进行了单次往返环剪试验以分析钙质砂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中考虑了相对密实度和竖向应力对结果的影响,并与相同级配和试验条件下的石英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砂正向剪切时应力-位移曲线为软化型,具有明显的残余强度特性,而反向剪切时则表现为硬化型,正向和反向剪切强度基本一致;石英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均表现为软化型。钙质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75~0.93之间;石英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残余强度与对应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89~0.96之间。相同级配和试验条件下,钙质砂残余强度均大于石英砂,且强度比值基本保持在1.05~1.3之间。在100、200 kPa竖向荷载作用下,钙质砂0.5~2.0 mm的颗粒发生了破碎,破碎率分别为4%和6%。
- 黄宏翔陈育民王建平刘汉龙周晓智周晓智
- 关键词:钙质砂环剪试验颗粒破碎
- MICP胶结钙质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8
- 2018年
- 以南海某岛的钙质砂为材料进行微生物(MICP)胶结加固,通过动三轴试验和SEM微观结构试验,研究了MICP胶结钙质砂在不同胶结程度和不同动应力水平下的动强度、动变形、动孔压、有效应力路径的发展规律和MICP胶结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通过MICP胶结的钙质砂动剪应力比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表明MICP胶结作用能显著改善钙质砂抗液化能力。MICP胶结钙质砂的孔压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完全液化阶段,当孔压发展到快速阶段末期,孔压曲线出现凹槽,试样开始失稳,最后发生破坏。整个振动循环过程中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变化与有效应力路径和孔压的发展密切相关,当试样发生破坏时,有效应力路径表现出循环活动性。MICP胶结作用生成了方解石结晶包裹在砂土颗粒表面或填充于砂颗粒之间,这改变了土体的性质,使得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所提高。
- 刘汉龙肖鹏肖鹏肖杨王建平陈育民
- 关键词:动强度动应变动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