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旭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改进固相法优化合成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被引量:4
- 2010年
- 锂铁比、葡萄糖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是影响LiFe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4个重要因素。本文使用改进的固相法设计出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LiFePO4/C正极材料进行了优化合成,探讨了其优化合成条件,并合成出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LiFePO4/C正极材料。使用XRD、SEM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分析;使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放电比容量等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此方法不使用球磨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室温下0.2 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3.2 mAh/g,1.0 C倍率容量为112.5 mAh/g;30次循环活化后,0.2 C倍率容量稳定保持在133.1 mAh/g左右,1.0 C倍率容量则下降至106.8 mAh/g。
- 朱令之韩恩山曹吉林成文玉王晨旭
- 关键词:磷酸亚铁锂固相法正交实验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比容量
- 不同碳源掺杂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液相共沉淀-固相焙烧合成了橄榄石型磷酸亚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产物物相结构、表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纯相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90.6 mA.h/g,循环5次后,放电比容量为75.94 mA.h/g。为解决首次放电比容量低下以及材料循环性能差的问题,采取不同碳源掺杂对材料进行改进,最后得到L 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0.05 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8.8 mA.h/g。
- 王桂香张西慧韩恩山王晨旭
- 关键词:磷酸亚铁锂碳掺杂正极材料
- 改进固相法对LiFePO_4/C正极材料的优化合成
- 2009年
- 使用改进固相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锂铁比、葡萄糖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四因素对LiFe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优化LiFePO4合成条件下合成出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LiFePO4/C正极材料,此方法避免使用球磨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使用XRD、SEM、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对合成产物进行一系列性能分析,室温下0.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139.6mAh/g,循环活化后容量上升并稳定至148mAh/g左右,3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47.4mAh/g。
- 韩恩山王晨旭朱令之宋芸聘陈佳宁
- 关键词:LIFEPO4/C正交实验电化学性能
- 前期处理工序对LiFePO_4/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介绍了六种前期处理工序来优化碳包覆工艺,并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电化学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最优材料振实密度可达1.45g/mL,并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室温下材料在5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6mAh/g。循环30次后,比容量为83.9mAh/g,衰减仅2.0%。
- 刘吉云韩恩山朱令之赵群王晨旭
- 关键词: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锂离子电池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用一种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产品的结构及形貌;通过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表征其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39mAh/g。
- 韩恩山宋芸聘陈佳宁王晨旭
- 关键词:锂电池电化学性能
- 硫脲作还原剂制备二氧化锰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化学液相法,用硫脲作为还原剂和高锰酸钾反应制备了无定形MnO2。用XRD和SEM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考察了MnO2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0.5mol/L的Na2SO4溶液中,电位窗口为0~0.8V、电流密度为1×10–3A/cm2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48F/g,,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232F/g。在(3~5)×10–3A/cm2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8和182F/g,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
- 韩恩山陈佳宁宋芸聘王晨旭
- 关键词:硫脲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
- 碳包覆LiFePO_4正极材料的改进碳热固相法合成被引量:4
- 2010年
- 使用改进的固相法,用LiOH·H2O、LiCO3作锂源,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得出使用氢氧化锂作为原料合成的产物电化学性能较好。以氢氧化锂为锂源,无水葡萄糖为碳前体,考察锂铁比、葡萄糖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四因素对LiFe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使用TG/DSC、XRD、SEM、充放电测试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于产物的影响最大。锂铁比为1.05∶1,每摩尔铁中加入葡萄糖量为1.50g时产品容量最高,为135.0mAh/g。最佳焙烧温度为600~650℃,最佳焙烧时间为10~15h。改进的固相法避免使用球磨机,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朱令之王晨旭韩恩山杨津
- 关键词: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化学特性
- 锂离子电池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单质硫复合材料是继金属氧化物及金属硫化物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介绍了单质硫复合材料(包括单质硫/纳米金属氧化物、单质硫/聚合物、单质硫/碳材料)的商业现状和技术现状,并展望了单质硫复合材料的改进方向及其发展前景。
- 韩恩山宋芸聘王晨旭陈佳宁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