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舒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脑
  • 2篇伤患者
  • 2篇手术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外伤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2篇脑外伤
  • 2篇减压术
  • 2篇骨瓣
  • 2篇骨瓣减压
  • 2篇大骨瓣
  • 2篇大骨瓣减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再出血
  • 1篇治疗重型颅脑...
  • 1篇术后

机构

  • 3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蔡舒
  • 3篇管义祥
  • 3篇李军
  • 2篇吴德模
  • 2篇陆正
  • 2篇刘中平
  • 1篇丁锦荣
  • 1篇王海波

传媒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因重度颅脑损伤(GCS≤8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60例采用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配合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重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蔡舒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随机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骨膜减压术治疗)与治疗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临床疗效、记忆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加上颅内压水平)降低,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1d、5d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保护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方面有明显价值,建议使用。
吴德模管义祥刘中平丁锦荣蔡舒李军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记忆功能并发症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分析39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术区头皮伤口、脑脊液漏、术前抗生素应用、术区人工植入物、多次手术、术中失血量等情况与术后颅内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出颅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约为9.39%。脑脊液漏、多次手术及术中大量失血与颅内感染发生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术前抗生素的应用能减少感染发生(P<0.05)。在彻底清创等情况下,术区头皮开放伤及术区植入物与感染发生相关性不大。年龄、性别及术前GCS评分与颅内感染发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术区彻底清创、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与输血量、严格把握人工植入物的使用指征,有助于减少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管义祥吴德模陆正李军王海波蔡舒刘中平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回顾性分析1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未出血组(117例)和出血组(29例)。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考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年龄、干预时间、动脉瘤大小、Fisher分级、血压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干预时间、动脉瘤大小、Fisher分级、血压分级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早治疗并积极控制血压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方式。
管诚管义祥陆正李军蔡舒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