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琼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LAM
  • 1篇档案
  • 1篇档案资源
  • 1篇动机
  • 1篇学术
  • 1篇用户
  • 1篇元数据
  • 1篇粘性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视角
  • 1篇社交
  • 1篇社交媒体
  • 1篇驱动机制研究
  • 1篇中医
  • 1篇中医临床
  • 1篇中医临床诊断
  • 1篇资源整合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资源
  • 1篇历史档案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贾琼
  • 4篇王萍
  • 1篇张卫东
  • 1篇陈为东
  • 1篇王益成

传媒

  • 2篇现代情报
  • 2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情报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动态用户画像的学术虚拟社区粘性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意义]基于动态用户画像探索学术虚拟社区的粘性驱动机制在于用户角色精准定位,有助于提升用户忠诚度、信任度、留存率、回访率。[方法/过程]依据社区属性和用户感知分析学术虚拟社区的粘性驱动因子;以用户自然属性、行为属性、心理特征为用户画像的数据来源,建构包括基础数据、行为建模、服务应用、评价反馈4个模块的动态用户画像结构模型;结合驱动因子与结构模型构建了粘性驱动机制模型。[结果/结论]模型深度刻画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全貌,为优化系统效能和精准化服务指供指导,以期增强学术信息资源流转与学术影响力。
王美月王萍贾琼陈为东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意义]应用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历史档案资源聚合,以发掘资源数据的潜在关联,发现新知识并实现价值增值,进而优化知识服务。[方法/过程]梳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聚合的相关研究,从资源聚合的目标、原则、流程和层级关系等方面构建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并采用"经史子集"实例分析资源聚合过程。[结果/结论]构建了关联数据视角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理论指导框架和检索服务平台,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
贾琼王萍
关键词:关联数据历史档案本体元数据
LAM资源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基于国外的案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意义]基于国外的相关案例,探讨LAM资源与社交网络融合的优势和模式,为数字文化资源的服务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方法 /过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剖析基于Tumblr、Flickr以及Wikipedia等第三方平台的LAM资源与社交媒体融合运作模式及优势特色,为LAM机构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相关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结果 /结论]LAM资源与社交网络的融合能有效提高数字文化资源在网络空间的曝光度、可查找性和可获取性。我国LAM机构应在意识层面、政策层面、机构层面、媒介选择层面以及内容层面吸取国外案例的先进经验,推动社交媒体更加有效的被应用。
张卫东贾琼
关键词:LAM社交媒体
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路径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意义】以跨领域协作为特征的数字人文理念,将为LAM资源的数据化转变、组织与知识服务带来积极影响,也为LAM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知识图谱,可视化透视了二者在资源、技术与服务层面的契合度,并据此构建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逻辑框架,最后从机构协同合作、数据驱动、技术驱动与需求导向四个层面,总结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可行路径。【结果/结论】数字人文与LAM资源整合理念存在一定的契合度;数字人文从机构、资源、技术与服务四个层面,丰富LAM资源整合的路径。【创新/局限】从理论层面较为完整的阐述了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的逻辑与路径,在实践层面仍存在资源样本选择与验证等局限与拓展空间。
贾琼王萍
关键词:资源整合
基于中医临床理论的内容智能分发平台“信息茧房”系统量化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在回顾"信息茧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用户"信息茧房"量化研究的可行性。从内容智能分发平台服务用户的具体过程入手,对内容智能分发平台"信息茧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中医临床诊断中"症状—证型—组方—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分阶段的多维量化研究,进而推出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用户"信息茧房"系统量化研究模型,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简述,并展望下一阶段的研究。
王益成王萍贾琼
关键词:中医临床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