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志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比较常规凝血四项与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各个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543例,均检测常规凝血四项,如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另采用TEG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TEG检查中MA值与PT无关,与APTT、PLT及PT有关,以PLT相关性最明显;R值与PLT无关,与Fib、APTT及PT有关,以APTT相关性最明显;K值与APTT、PT无关,与PLT、Fib有关,以PLT相关性最明显;Angle角与APTT、PT、PLT及Fib均相关,以PLT相关性最明显。结论 TEG检查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与常规凝血四项检查有明显相关性,但有较差的一致性,二者灵敏度均较低但互相不可替代,临床可结合使用,提升判断临床患者出血风险的准确性。
- 赖志辉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
- 两种HBV DNA定量试剂在慢性乙型肝炎医疗决策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实时荧光定量HBV-DNA检测试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管理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某国产试剂H和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CAP/CTM)高灵敏核酸检测系统作为比较对象,分别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HBV-DNA。选择HBV-DNA<500 IU/mL、500~2000 IU/mL、>2000 IU/mL等三个浓度进行两检测系统的一致性监测。结果 (1)两系统检测结果比较,试剂H组HBV-DNA浓度为500~2000 IU/mL时,其结果的Log值为2.84±0.27,相应标本在CAP/CTM组的检测结果为3.48±0.54,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剂H组HBV-DNA浓度为>2000 IU/mL时,其结果的Log值为4.74±1.06,相应标本在CAP/CTM组的检测结果为5.32±1.01,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以CAP/CTM为标准,试剂H在HBV-DNA<500 IU/mL、500~2000 IU/mL、>2000 IU/mL时的敏感度分别为100%、81.5%和75.9%;特异度分别为87.5%、95.3%和100%。结论国产试剂H系统和CAP/CTM系统在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筛选上以及停药的关键医疗决策浓度监测上有较大差异。
- 徐振兴毛乾国赖志辉王秀丽滕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V-DNA
- 探讨预防性用药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用药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输血治疗的544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是否预防性用药将其分为异丙嗪组(n=142)、地塞米松组(n=147)和对照组(n=255)。对照组输血前无需预防性用药,异丙嗪组输血者输血前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地塞米松组输血者输血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比较三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比较输注不同血液成分者、有无输血史者、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史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以及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不同血液成分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者(P<0.05)。有输血不良反应史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无输血不良反应史者(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应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对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无明显效果,不推荐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有输血史者面临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的方式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维护输血者生命安全与健康。
- 赖志辉
- 关键词:预防性用药输血不良反应异丙嗪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