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香菇多糖联合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免疫、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究香菇多糖联合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免疫、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8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化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予以PF化疗方案(顺铂+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G与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G与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O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则相反,且其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MP-2与MMP-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MP-2与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yclinD1与BC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yclinD1与BC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辅助PF化疗方案,可增强舌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及转移,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赵波李轶熊艳林
- 关键词:香菇多糖胸腺五肽舌鳞状细胞癌免疫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
- 血清膜联蛋白A2与口腔鳞癌病人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分析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在中晚期口腔鳞癌(OSCC)病人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中晚期OSCC病人纳入为研究组,另将6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OSCC病人行放化疗治疗,收集受试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XA2水平,比较两组血清ANXA2水平,与病理参数、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病人血清ANXA2水平(28.15±6.24)µ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2±4.18)µg/L(P<0.05);血清ANXA2表达与OSCC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ANXA2高表达组病人放化疗总有效率为54.84%,明显低于ANXA2低表达组病人总有效率的78.38%(P<0.05);OSCC病人血清ANXA2低表达病人5年中位数生存时间为(37.00±5.28)个月,高表达组5年中位数生存时间为(28.00±3.89)个月,两组病人预后5年中位数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C病人血清ANXA2高表达,并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ANXA2高表达者的放化疗敏感性低,预后差。
- 曾雅婕蒋柳宏赵波李轶
- 关键词:口腔肿瘤膜联蛋白A2临床病理参数放化疗敏感性预后
- 口腔癌患者有关辅助诊断、细胞生存、血管生成及营养支持的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有关辅助诊断、细胞生存、血管生成及营养支持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口腔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辅助诊断[包括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过氧化氢酶(CAT)]、细胞生存[包括生存素(Survivin)、黏着斑激酶(FAK)]、血管生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营养支持[包括铅(Pb)、镁(Mg)、钙(Ca)、铁(Fe)、锌(Zn)、铜(Cu)]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除SIgA、Mg、Fe及Z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CAT、生存素、FAK、VEGF、HGF、uPA、Pb、Ca及C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出现唾液黏膜免疫力下降、细胞生存异常情况,容易新生成肿瘤血管,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侵袭活跃,微量元素表达方面也出现异常,不利于机体的营养支持,临床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赵波李轶郭珍
- 关键词:口腔癌细胞生存血管生成营养支持
- 淫羊藿苷与BMP-2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观察淫羊藿苷(ICA)和BMP-2分别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 FOB1. 19人成骨细胞株体外构建人成骨细胞系,分别使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和BMP-2干预,利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OPG和BMP-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成骨细胞中BMP-2、OPG、ALP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表明终浓度为10~40μg/ml的ICA和50μg/ml的BMP-2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者均能促进BMP-2、OPG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ICA不同程度上调BMP-2、OPG、ALP mRNA的表达,浓度为20μg/ml、30μg/ml ICA的成骨作用明显,与50μg/ml BMP-2的成骨作用相当,浓度为50μg/ml ICA对成骨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没有明显作用。结论淫羊藿苷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促进BMP-2、OPG蛋白表达和BMP-2、OPG、ALP mRNA的表达完成。一定浓度ICA与BMP-2具有等同的成骨作用。
- 谢利娜刘艳辉赵波景向东
- 关键词:淫羊藿苷BMP-2成骨细胞增殖
- 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根管长度测量一致性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比较同一根管预备系统在静止模式及旋转模式下测量根管长度测量的差异。方法 27例重度牙周病患者共35颗单根离体牙,在体外进行手动长度测量后,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下分别采用静止和旋转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根管长度测量,将两者的测量结果与手动长度测量结果相比。结果根管实际长度、静止模式及旋转模式测量根管长度分别为(17.85±0.02)mm、(17.90±0.02)mm、(17.43±0.03)mm,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根管长度测量准确且一致,临床中可以相互代替。
- 李轶赵波
- 关键词:根管
- 改良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纳米材料修复颌骨贯穿性缺损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借助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思路,把骨膜组织中骨原细胞等作为"种子细胞",附加上纳米支架材料及生长因子,修复骨缺损。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含量证实二次离心法改良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可行性,比较不同材料在不同时期的成骨效果,探索以自体骨膜、自体活性因子附加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新途径。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材料组、活性材料组,每组6只。活性材料组兔子造模前1 d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复合n HAC/BMPs活性材料。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右侧下颌骨体部贯穿性矩形骨缺损模型,空白组不植入材料,材料组缺损区添加单纯材料,活性材料组缺损内植入n HAC/BMPs/富血小板血浆,造模后4,8,12周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计算缺损区新骨面积,比较各组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成功构建贯穿性骨缺损动物模型并有效提取富血小板血浆;(2)大体和影像学观察:单纯材料和活性材料组缺损区影像学观察在各个时间段均优于空白组;(3)电镜观察:空白组边界区主要由纤维组织包绕,单纯材料组边界区存在少量新生骨,散在分布,活性材料组连接的纤维组织更致密,新骨呈片状分布;(4)组织学观察可见各材料组不同时间点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均优于对照组,活性材料组新生骨及新生血管的量较多。随时间延长,材料降解同时被活跃生长的骨组织包围并替代;(5)4周时各组新生骨面积排列为空白组<单纯材料组<活性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12周时空白组新骨面积显著少于其他2组(P<0.05),单纯材料与活性材料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结果提示,n HAC/BMPs在体内实验过程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可作为支架材料引导再生骨向缺损内生长,富血小板血浆有助于诱导并促进活性材料成
- 谢利娜赵波陈苑景向东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生物相容性材料骨膜骨修复生物相容性骨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