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桃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水质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清水江流域
  • 1篇地形
  • 1篇地形特征
  • 1篇地形因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溶解度
  • 1篇水体
  • 1篇水质保护
  • 1篇小车
  • 1篇流域
  • 1篇流域水体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垃圾
  • 1篇胶体
  • 1篇分异
  • 1篇HTC
  • 1篇餐厨垃圾

机构

  • 5篇贵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金桃
  • 3篇安艳玲
  • 2篇吴起鑫
  • 1篇颜炯
  • 1篇卢红雁
  • 1篇刘霄
  • 1篇曹霞
  • 1篇张聪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地形特征分异研究
2015年
以清水江流域为研究区,综合应用3S技术,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2002年及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基于研究区DEM数据,提取流域高程、坡度、坡向及坡位数据;通过土地利用与地形的叠加分析,获得属性数据库,采用分布指数分析了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地形特征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江流域各地类在不同地形等级下分布特征明显;在2002-2013年间,各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高程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除个别地类外,坡度、坡向及坡位对土地利用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流域内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待延续及加强;在高程为750~1500m、坡度范围为〈15°、缓坡区域各地类竞争激烈,人地矛盾突出,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核心区域,合理配置该区域土地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流域内未利用地分布广泛,对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缓解清水江流域的人地矛盾;流域内对水的开发利用强烈的影响水域的地形特征,同时对其他地类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金桃安艳玲苏孝良吴起鑫张聪段少琼
关键词:地形因子
贵阳市小车河“白水”现象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对小车河从阿哈水库大坝取水口至南明河入口段采集的水样进行p H值、温度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分析,研究该段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并从溶解度方面初步分析,发现小车河"白水"现象是由于水中Ca2+浓度过高,使水体形成过饱和的Ca SO4和Ca CO3水溶液,析出大量白色Ca SO4和Ca CO3颗粒,与河水形成溶胶导致。
刘霄安艳玲吕婕梅金桃侯袆亮
关键词:溶解度胶体
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变化对水质的响应研究——以清水江流域为例
清水江作为贵州省第二大河流,流域内水体具有灌溉、生产、饮用、旅游等功能,保护好清水江流域水体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政府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点源污染已经取得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
金桃
关键词:流域水体水质保护
餐厨垃圾制生物煤试验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以校园餐厨垃圾为原料,以水热炭化的方法处理餐厨垃圾,对得到的水热炭化固体产物生物煤的特性参数进行测定,得出生物煤的热值及灰分均达到GB/T17608—2006精煤的一级标准。通过3水平3因素正交试验,对水热炭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pH〉反应时间,合适的工艺条件为180℃,pH为4,反应时间为3h。在温度160—22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增高,生物煤的热值增加,而其转化率则是先增高,后趋于平缓,最后急速下降。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餐厨垃圾进行水热炭化,得到生物煤热值为30.18MJ/kg,转化率为54.08%。对餐厨垃圾及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生物煤进行元素分析,得出经过水热炭化后,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从49.00%提高到65.93%,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了17.98%。同时,水热炭化改变了餐厨垃圾的极性及芳香性。
金桃颜炯Michael BottlingerMoritz Mildenberger曹霞卢红雁
关键词:餐厨垃圾正交试验
三岔河流域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以2013年8月的三岔河流域水体采样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别从子流域和缓冲区尺度分析河流水质指标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子流域尺度上,水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更加显著。林地、草地对水质起"汇"的作用,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起"源"的作用,其中氨氮与耕地、林地、建筑用地面积比例显著相关,总磷与未利用地、水域面积比例显著相关。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耕地是氮素的主要来源,未利用地是磷素的主要来源。
段少琼安艳玲苏孝良吴起鑫金桃侯祎亮吴旌滔
关键词:土地利用水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