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酶促合成及性能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以马铃薯原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法合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脂肪酶用量、底物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四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脂肪酶添加量22g/kg,辛烯基琥珀酸酐与淀粉质量比2∶1,反应时间48h,反应温度60℃。采用最佳工艺得到产品的取代度为0.042。利用红外、扫描电镜、淀粉-碘复合物吸收谱对所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分析。红外分析结果显示,淀粉酯在1728.13cm-1处出现了羰基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和淀粉-碘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酶法改性仅对淀粉颗粒表面造成了少数损伤,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形区,其晶体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同时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的应用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测试效果。毒理学实验证明酶法产品安全性可靠,完全可应用于食品加工制品中。
- 孙平张颖高辉李琪刘杰杨惠娟陈健戴永鑫姚强高洋易萌
- 关键词:酶法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毒理学
- 酶法合成棕榈酸马铃薯淀粉酯被引量:4
- 2012年
- 以马铃薯原淀粉和棕榈酸为原料,在无溶剂体系下,以LipozymeTLIM为催化剂合成棕榈酸淀粉酯。考察了脂肪酶添加量、底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淀粉酯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为脂肪酶添加量为6%(干淀粉),淀粉棕榈酸质量比为3:10,反应时间60h,反应温度65℃,产物取代度可达0.0351。对产品进行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证明合成了棕榈酸淀粉酯。
- 孙平陈健杨惠娟马二霞王雅琦
- 关键词:脂肪酶无溶剂体系
- 酶促连续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
- 2012年
- 利用连续循环反应器,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催化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连续合成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为溶剂,麦芽糖的起始浓度15 mmol/L,脂肪酸浓度100~200 mmol/L,麦芽糖补充量5 g/(L.d),分子筛添加量10 g/d,100~200 mmol/L的脂肪酸叔丁醇溶液以流速为0.2~0.3 mL/min进入反应器,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平均产量可达到5.9 g/(L.d)。
- 孙平马二霞陈健陈媛媛
- 关键词:麦芽糖硬脂酸脂肪酶连续化
-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热-醇处理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对其糊化度有较大影响;在90℃、体积分数35%乙醇处理制备的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最大,白度比原淀粉有明显提高;温度对其黏度和颗粒结构影响较大,而乙醇体积分数则没有明显影响。
- 孙平王雅琦陈健马二霞
- 关键词: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