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琪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等离子
  • 1篇电池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电极
  • 1篇电极对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铝模板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数控
  • 1篇数控激光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搜索
  • 1篇搜索优化
  • 1篇陶瓷
  • 1篇透明陶瓷
  • 1篇图形交换文件
  • 1篇燃料电池

机构

  • 4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武汉桑普瑞奇...

作者

  • 4篇王学华
  • 4篇刘文琪
  • 2篇王华龙
  • 2篇许永
  • 2篇刘莉君
  • 1篇蔡鹏
  • 1篇林志东
  • 1篇付萍
  • 1篇张保华

传媒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ZnO微球的自组装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2012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ZnO微球,利用XRD、TG-DSC、FT-IR、PL和SEM等分析了水热产物及其焙烧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及焙烧过程对产物有显著影响,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水热产物的形貌逐步由牡丹花状向鹅卵石状转变,经600℃焙烧1h后得到形貌各异、直径10-20um的ZnO微球,其中水热温度较低的ZnO微球为细纳米片组成的海胆状,水热温度较高的为ZnO纳米棒组装成的鹅卵石状。PL分析表明不同形貌的ZnO微球均具有绿光发射特性。
王学华蔡鹏许永刘文琪林志东
关键词:水热法自组装光致发光
锌掺杂铝酸镁透明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优化
2013年
为了改善锌掺杂铝酸镁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优化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地研究了锌掺杂浓度、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锌掺杂铝酸镁透明陶瓷直线透过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锌掺杂铝酸镁透明陶瓷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锌掺杂浓度1.5%(原子百分比,下同),烧结温度1 325℃,保温时间10min.该条件下制备样品在波长550nm和2 000nm处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61.8%和80%.分析表明,影响可见光透过率的最主要因素是烧结温度,锌掺杂浓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较小;工艺条件的变化对样品红外透过率的影响较小.
王学华许永付萍刘文琪张保华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正交试验
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的电催化性能
2014年
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了铂纳米线阵列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铂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研究了其对肼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铂能够在氧化铝模板孔洞中完整地沉积生长,且纳米线直径与氧化铝模板孔径一致,约为50nm;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且其催化活性与肼浓度及扫描速率有关,肼浓度越大,催化活性越高,当肼浓度为50mmol/L时,电流密度可达48mA/cm2,约是铂柱电极的3倍;扫描速率越快,电流密度越大,且与峰电流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也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耐受性.
王学华刘文琪刘莉君马凡杰王华龙
关键词:氧化铝模板肼燃料电池电催化氧化
数控激光加工路径链表快速搜索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减少激光加工过程中的无效行程,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分析图形交换文件(DXF)数据结构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解析,采用高级编程语言Delphi开发平台构建了图元对象数据链表,从中依次获取图元对象信息.通过对数据链表的数据读取优化和数据转换,采用最近距离搜索的方法实现了激光数控加工路径的优化.实际效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识别DXF格式的图形文件,优化后的加工路径可以有效避免因不同的绘图顺序造成的加工空程现象,提高了加工效率.
王学华刘莉君马凡杰王华龙刘文琪李存荣
关键词:图形交换文件链表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