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璇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生物膜
  • 4篇聚磷
  • 4篇聚磷菌
  • 3篇污泥
  • 3篇污泥转移
  • 2篇驯化
  • 2篇驯化过程
  • 2篇释磷
  • 2篇填料
  • 2篇温度
  • 2篇磷回收
  • 2篇磷酸盐
  • 2篇回收
  • 2篇SBR工艺
  • 2篇PH
  • 1篇悬浮填料
  • 1篇驯化研究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析
  • 1篇吸磷

机构

  • 8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孟璇
  • 7篇潘杨
  • 3篇殷成强
  • 2篇郑莹
  • 1篇周晓华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现代化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型SBR工艺释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新型SBR工艺由SBR反应器和生物选择器构成,其显著特点是通过污泥转移实现除磷优势菌种的筛选,强化除磷效果。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转移量、温度、p H对释磷的影响。静态释磷试验表明,污泥转移量为0%、15%、30%、40%的比释磷速率分别为3.6、6.79、8.9、8.68 mg(P)/[g(MLSS)·h]。温度分别在5~15、15~25、25~35℃工况培养的污泥,在(24±2)℃时的比释磷速率分别为10.18、8.9、7.71 mg P/(g MLSS·h)。p H=6.5、7、7.5、8条件相对应的比释磷速率分别为7.28、8.39、8.9、9.21 mg(P)/[g(MLSS)·h]。释磷最佳条件为污泥转移量为30%,温度为5~15℃,p H=7~8。
殷成强潘杨郑莹孟璇廖烜弘
关键词:污泥转移温度PH
污泥转移SBR工艺吸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新型SBR工艺是由SBR反应器和生物选择器构成,显著特点是通过污泥转移实现除磷优势菌种的筛选,强化除磷效果。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转移量、温度、pH以及DO对吸磷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比吸磷速率与污泥转移量关系为y=e(1.49+4.95x-7.3x2),中值误差为1.93%,系统在34%的转移量下其最大比吸磷速率可达10.27 mg/(g·h);进水温度分别为5~15℃、15~25℃、25~35℃工况培养的污泥在(24±2)℃时的比吸磷速率为11.86,10.39,9.35 mg/(g·h);pH=6.5、7、7.5、8条件下比吸磷速率分别为8.8、9.9、10.39、10.58 mg/(g·h);DO分别为1~2,2~3,3~4,4~5 mg/L时比吸磷速率分别为8.8,9.96,10.39,10.44 mg/(g·h)。确定该工艺的最佳吸磷条件为污泥转移量为34%,进水温度为5~15℃,pH=7.5~8,ρ(DO)为3~4 mg/L。
殷成强潘杨章双双孟璇廖烜弘
关键词:温度PHDO
不同填料下聚磷生物膜的驯化过程及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为解决磷资源短缺和磷污染的问题,开发了具有同步去除与回收高浓度磷酸盐效果的生物膜技术。选用尼龙和悬浮两种填料研究了聚磷生物膜的除磷性能及聚磷能力。结果表明:在除磷性能方面,尼龙填料的聚磷生物膜无论从驯化时间和处理效果方面都优于悬浮填料,在出水主要指标达到标准时(ρ(PO^(3-)_4)<0.5 mg/L,ρ(COD)<50 mg/L),尼龙和悬浮填料的除磷率分别为97.23%和83.6%;同时,在聚磷能力方面,通过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法测得尼龙和悬浮填料中的磷含量分别为112,86.50 mg/g,高于现有活性污泥中的磷含量。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分析,发现尼龙填料驯化培养性能优于悬浮填料,且聚磷菌以球状菌为主。
廖烜弘潘杨孟璇孟璇魏攀龙单捷
关键词:生物膜悬浮填料聚磷菌
基于磷回收的聚磷生物膜富集培养研究
由于工业发展,磷矿资源越来越少,同时磷的过量排放又导致环境的污染。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工艺只考虑磷的去除,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磷同步去除与回收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但生活废水磷含量低,基于鸟粪石法的磷回收,起始磷浓度越高,...
孟璇
关键词:生物膜聚磷菌
文献传递
同步去除并富集磷酸盐生物膜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本实验以同步去除并回收高浓度磷酸盐溶液为目标,开展了以挂式尼龙为生物载体的生物膜驯化培养聚磷菌的人工配水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了生物膜驯化过程中生物膜内菌群形态、优势菌及物种多样性变化并验证了短时间内在该常规生物膜上回收高浓度磷酸盐的可行性.反应器运行10 d后挂膜成功,COD出水50 mg·L^(-1)以下,出水磷浓度接近于零,磷去除率95%以上,并在该水平上稳定运行40 d.SEM结果显示50 d时微生物菌落均匀饱满,外形规则,轮廓清晰,成球状.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Ignavibacteriae门、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其中变形菌门从47%增长至58%,占主导地位.而优势聚磷菌为Rhodocyclaceae,从17.9%增长至28.9%.回收阶段,通过提高进水磷酸盐浓度和厌氧阶段溶液中COD浓度,富磷溶液浓度从40 mg·L^(-1)升高到82 mg·L^(-1),在生物膜上实现磷酸盐的富集,并且浓度满足鸟粪石法磷回收的要求.
孟璇潘杨章豪廖烜弘徐林建冯鑫单捷
关键词:生物膜聚磷菌高通量测序
新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释磷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生物选择器构成1种新型SBR工艺,以通过污泥转移实现除磷优势菌种的筛选,强化除磷效果。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转移量和COD/ρ(PO_4^(3-)-P)对释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比释磷速率(SPRR)与污泥转移量关系为y=exp(1.28+5.468.15x^2)(y=SPRR/(mg·g^(-1)·h^(-1))),中值误差为1.52%,系统在33%的转移量下其最大比释磷速率可达8.97 mg/(g·h);进水COD/ρ(PO_4^(3-)-P)对释磷和除磷影响显著,COD/ρ(PO_4^(3-)-P)=45~96时,比释磷速率、PHB合成量、释磷量较高,磷去除效率可达90.8%以上,出水PO_4^(3-)-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这说明该工艺可适用于南方低碳源污水。
殷成强潘杨章双双孟璇廖烜弘顾瑛杰
关键词:污泥转移
一种新型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富集培养过程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挂式尼龙作为生物载体的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合成废水,探讨短时间内在该常规生物膜上富集培养高浓度聚磷菌的可行性,并从反应器运行效率、除磷速率以及聚磷菌的富集状态等方面进行验证.反应器启动运行10 d后,好氧阶段正磷酸盐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COD出水浓度均在50 mg·L^(-1)以下,并在该处理水平稳定运行了50 d.运行培养48 d后,吸磷及释磷速率由相同的3.4 mg·(L·h)-1分别提高到8 mg·(L·h)-1和6 mg·(L·h)-1,好氧和厌氧周期由相同的6 h分别缩短到2 h和3 h.运行培养50 d经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测定,污泥中聚磷菌的丰度从原泥的48.96%提高到70%,杂交图中的聚磷菌以大块团聚态出现,由直接显微镜法测得生物膜厚度约为28.9μm,证明生物膜上聚磷菌群已处于动力学增长末期即生物膜已经成熟.经过50 d的强化培养,能够在常规尼龙填料上富集占总菌70%的高浓度聚磷菌,使得本反应器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与有机物.
郑莹潘杨周晓华廖烜弘孟璇夏健伟
关键词:生物膜除磷聚磷菌FISH
同步去除并富集磷酸盐生物膜的驯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获得高浓度富磷溶液,开展了以高磷溶液(15 mg/L)驯化培养挂式尼龙生物膜的人工配水实验,考察了溶解氧、好氧段有机物对反应器除磷效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探究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形态演变和污泥中的磷的质量分数。同时对好氧段存在有机物和不存在有机物时的除磷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段存在有机物时,好氧段不加有机物时微生物吸磷能力和释磷能力更强,降低了工艺运行成本。SEM-EDS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细菌形态从以球菌为主演变为以短杆菌为主,污泥中P的质量分数由1.2%增长至4.4%,成功实现了聚磷菌的富集。
孟璇章豪徐林建潘杨廖烜弘
关键词:生物膜磷回收SEM-ED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