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病毒
  • 4篇病例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染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发病
  • 3篇发病率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诊病
  • 2篇腮腺炎
  • 2篇确诊
  • 2篇确诊病例
  • 2篇流行病学研究
  • 2篇流行性

机构

  • 18篇合肥市疾病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巢湖市疾病预...

作者

  • 19篇尤恩情
  • 10篇吴金菊
  • 10篇赵科伕
  • 8篇张磊
  • 8篇陈丽丽
  • 4篇刘旭祥
  • 4篇胡明霞
  • 3篇吴思远
  • 3篇李玮
  • 2篇王茜
  • 2篇黄芬
  • 2篇金晶
  • 1篇仰凤桃
  • 1篇张文艳
  • 1篇刘振武
  • 1篇陆群
  • 1篇汤仁树
  • 1篇陈伟
  • 1篇张家祥
  • 1篇曹红

传媒

  • 13篇安徽预防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早发现”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发现时间对传染源隔离、患者病程及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合肥市医疗机构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案数据及新冠肺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新冠肺炎病例发病-首诊、发病-诊断、首诊-诊断、发病-隔离时间、发病-诊断时间与病程相关性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合肥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4例,发病-首诊时间的中位数2 d,发病-诊断时间的中位数6 d。发病-首诊、发病-诊断、首诊-诊断、发病-隔离的时间间隔随着疫情进展逐渐缩短。患者病程中位数24 d,随着发病-诊断间隔时间的缩短,患者的病程也相应缩短,发病-诊断间隔与患者病程长短呈正相关关系(rs=0.540,P<0.001)。结论合肥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早发现能力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逐步提高,病例的早发现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
陈丽丽尤恩情刘旭祥赵科伕王文靖王茜江菊玲张磊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
合肥市4家医疗机构丙肝报告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省市级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3月份丙肝病例报告较多的2家市级和2家省级医疗机构,调查和分析2014年第一季度丙肝住院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4家医疗机构共登记79例丙肝病例,漏报9例,漏报率为11.39%。其中省级医院的漏报率为5.66%,市级医院的漏报率为23.08%,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2,P=0.022)。诊断分类错报率为32.86%,急慢性分类错报率为47.14%,省级医院错报率均低于市级医院,错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家省、市级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质量不高。
张磊吴金菊胡明霞尤恩情赵科伕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
合肥市妇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妇幼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妇幼等特殊人群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3月6日合肥市妇幼人群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观察期间,合肥市妇幼人群共发生新冠病毒感染者112例,其中确诊病例84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66.7%的妇幼人群新冠肺炎感染者为本地传播,发病与诊断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6.5 d,年龄以30~59岁为主(占62.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22.3%);84例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病例数占81.0%,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严重程度更重(χ^(2)趋势=5.252,P=0.034)。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总体续发感染率为8.16%,无症状感染者续发感染率为1.79%,确诊病例的续发感染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05,P<0.001);密切接触者中发现的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大多为亲属关系。结论合肥市妇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本地传播为主,密切接触者中家庭成员感染风险较高,做好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管理对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刘旭祥孙瑜赵科伕陈丽丽张磊尤恩情王文靖
关键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合肥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流行特征,探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合肥市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情况,随机抽取60家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托机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抽取同时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60家幼托机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发生22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10起发生在幼儿园,其余10起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手足口病高发期间,聚集性病例未及时隔离,户外组合玩具数量多,住宿房间拥挤,托幼机构教师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有促进作用。疾控部门对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早,疫情规模越小。结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中的蔓延。
吴金菊赵科伕姜凌李诺尤恩情胡明霞吴思远李玮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病例对照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_(线性)^(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_(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_(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_(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_(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尤恩情李娟陈丽丽刘溦吴金菊曹红
关键词:发病率
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回顾分析合肥市某高校一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置过程,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和病人呕吐物;对食堂及食品加工过程、环境卫生及水质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和采集相关样本,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病91人,96.7%患者以腹泻为主,潜伏期在7~48h,在2份留样食品、11名患者、2名食堂A员工粪便/肛拭和1份餐具等涂抹样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食堂A是危险因素,OR95%CI为2.77~5.33,且发病与到食堂A就餐次数呈剂量反应关系(χ2=19.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月29日中餐、30日早餐和中餐是可疑餐次。结论该起事件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原因可能为学校食堂员工污染食物和餐具引起。
赵科伕张磊吴金菊尤恩情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霍乱弧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合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健康者隐性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疫源地健康者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抗体水平和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采集246名≥3岁疫源地健康者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FRS的Ig G抗体。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调查226名成人,其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6名健康者,抗体阳性率为13.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of antibody titer,GMT)为1∶25.20。年龄和地区间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性别和职业类型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1月昆虫叮咬史(OR=4.70,95%CI:1.25-17.77)、40-59岁人群(OR=3.50,95%CI:1.02-11.95)、近1月鼠类接触史(OR=3.39,95%CI:1.44-8.02)、近1月食用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OR=2.90,95%CI:1.24-6.80)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本次研究为HFRS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线资料和依据。灭鼠防鼠是防控HFRS的首选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抗体水平检测,有助于HFRS疫情的及时判断。
张磊仰凤桃尤恩情陆群金晶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
一起疱疹性咽峡炎疫情病原学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2020年合肥地区一起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HA)聚集性疫情病原体型别及基因进化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11份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病原检测,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核酸阳性的标本经传统RT-PCR扩增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 6.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11份咽拭子标本中6份CVA6核酸阳性,6条基因序列均为CVA6 D3亚型。结论 CVA6 D3型是引起本次幼儿园HA疫情的病原体,应加强对肠道病毒的监测,重视在幼托机构暴发的此类疫情。
朱引娣金晶汤仁树尤恩情刘玮周伟张文艳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基因型
合肥市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
吴金菊赵科伕胡明霞尤恩情吴思远李玮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巢湖市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疫苗效力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巢湖市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腮腺炎疫苗效力,为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巢湖市2005~2009年网络直报的流腮个案信息。选择2008~2009年聚集性发病的病例,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研究腮腺炎疫苗效力。结果巢湖市2005~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620例,年平均发病率7.52/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4~7月为发病高峰。10~14岁和5~9岁病例分别占43.83%和36.48%,主要为在校中、小学生。男、女性别比为2.40:1。调查95例病例与190例对照,接种疫苗后≥5年发病的占56.00%,5~9岁病例距接种疫苗时间≥5年的占58.33%,10~14岁病例距接种疫苗时间≥5年77.78%。流腮疫苗效力(VE)为66%(95%可信区间为25%~85%)。结论较低的流腮VE和接种率是发病的原因。应制定控制规划,开展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疾病监测工作,制定合理、规范、科学的2剂次免疫程序,适时开展15岁以下的儿童的强化免疫,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发病。
张磊尤恩情郑基华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疫苗效力病例对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