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松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海天目标三维实时红外场景仿真被引量:1
- 2011年
- 提出了一种海天目标三维实时红外场景的仿真方法。首先建立了场景的3D物理模型,然后根据黑体辐射理论分别计算出背景与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考虑到气温对成像的影响,以及探测器分别对3~5μm与8~12μm波段的响应率,根据物体的表观温度对视场内的红外图像进行显示。最后将背景与目标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仿真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对海面天空背景的建模与红外仿真以及水面舰艇的建模与红外仿真得到的三维实时红外仿真场景效果逼真与实测图像接近。
- 岳松王晨晟张智杰
- 关键词:红外仿真三维建模红外辐射黑体辐射
- 变间隙F-P干涉仪的形变对光谱结果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传统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成像设备(FTIR)所用的干涉仪体积较大,变间隙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干涉仪)以其小体积紧凑型的优点解决了传统FTIR设备的小型化问题。但由于变间隙F-P干涉仪内部光学镜片在安装时需要将镜片紧密贴合在一起,其紧固力可能对镜片局部施加力使得镜片产生形变,从而影响所得到的光谱数据的精确度。以某型基于变间隙F-P干涉仪的红外成像光谱设备为例,通过Zygo激光干涉仪测量F-P干涉仪镜片在紧固后的受力形变,建立干涉仪形变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分析,明确了F-P干涉仪的形变会导致光谱响应强度和波长准确度的下降,为后续对F-P腔的结构优化设计指明了方向。
- 王红勇岳松岳松赖建军马浩然马浩然阙俊
- 关键词:光谱干涉仪F-P腔
- 一种压电陶瓷二维指向镜的成像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与传统的二维指向镜系统不同,基于压电陶瓷的反射镜系统控制精度要求高,反射镜的反射面与三维坐标系的X轴平行,难以求得简单的解析表达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反射镜系统中的光轴偏和像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从光学反射矢量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二维指向镜数学模型,根据目标偏转角解耦得到指向镜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模型采用数值解并提出数值解的约束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二维指向镜偏转误差远小于系统瞬时视场角;最后分析二维指向镜旋转引起的像旋问题,实验测得像旋误差小于0.01°。满足系统的精度要求,为像旋校正提供理论依据。
- 朱海刚洪普岳松
- 关键词:压电陶瓷
- 压缩感知理论在太赫兹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解决太赫兹成像系统中存在的成像速度慢、硬件复杂等问题,利用压缩感知算法实现太赫兹成像系统性能的提升。通过对比离散小波基和离散傅里叶基对重构图像的影响,发现离散小波基作为稀疏基时,得到图像信噪比最优。然后验证了压缩采样匹配追踪、迭代加权二范数、贪婪基追踪等重构算法在太赫兹成像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发现当测量比例大于40%时,才能实现图像的重构。根据峰值信噪比、均方误差、算法运行时间等参数的对比结果,发现迭代加权二范数算法相对空间匹配追踪算法,峰值信噪比提升度达到20%,均方误差下降度均大于50%。同时发现,空间匹配追踪算法和子空间追踪算法的运行时间最少,其中空间匹配追踪算法均小于0.5 s。为压缩感知理论在太赫兹成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邵哲明岳松左志高王友
- 关键词:太赫兹成像压缩感知
- 时间调制型FTIR光谱仪辐射度定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辐射度定标是时间调制型FTIR数据处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定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在应用中性能的优劣。根据光谱仪响应函数(线性或非线性)的不同,辐射度定标方法可分为线性定标和非线性定标;根据定标中采用的点数的不同可分为两点定标和多点定标。首先用MATLAB对光谱仪采集的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与仿真,然后用C++编程分别实现线性定标和非线性定标。实验结果为两点法的误差为0.1118,抛物线法的误差为0.1684,四点线性的误差为0.0599。结果表明多点线性的定标方法效果最好。采用四点线性的方法进行定标将大大提升光谱的准确度,为后面的光谱识别工作打好基础。
- 李雷张智杰岳松
- 关键词:时间调制
- 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理论模型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系统性地分析了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理论模型。通过建立大气分层模型,结合MODTRAN模型计算了中波红外光和长波红外光在典型大气条件下的透过率。两者计算结果的对比数据可为红外探测系统设计中的波段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目标红外辐射强度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了几种典型目标在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为系统作用距离的指标论证提供了支撑。从红外图像噪声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出发,推导出了图像信噪比与系统检测概率及虚警概率的理论公式,为检测门限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红外点目标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理论模型分析结果对于提升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指标论证的可信度和系统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 郭晓东左志高岳松岳松
- 关键词:红外
- 傅里叶红外成像光谱仪中干扰现象的分析与消除
- 2022年
- 针对傅里叶红外成像光谱数据中的一种干扰现象和消除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傅里叶红外成像光谱仪中,在某些情况下会在光谱数据中出现一种尖锐凸起的干扰峰。该种干扰峰的峰位位置不固定,且幅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红外探测器、大气吸收特性、目标辐射特性、系统噪声等几个方面对该种现象的出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红外探测器的灰度浮动造成的。针对该干扰现象的形成机理,提出通过噪声拟合法来消除这一干扰。经过实验验证,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傅里叶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这种干扰峰,能有效提高傅里叶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检测效果和抗干扰能力。
- 岳松王友刘品伟宫文峰汪波周正侯良科
- 关键词:红外探测
- 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快扫描采样方案被引量:2
- 2016年
- 传统的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激光采样通过采用单个激光探测器探测激光干涉强度变化生成采样脉冲,其采样原理简单易实现。但该方法无法判断动镜移动的方向,也难以实现高频采样。对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采样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快扫描采样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原理和光路设计上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新的采样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引入参考激光的基础上,采用偏振的手段将参考激光分为具有固定相位差的两束光,并利用这两束光实现动镜移动方向的判断,以及干涉图样的4倍过采样。从原理上综合考虑了各个光学元件的偏振特性,并将该方法从基于正入射的平面镜推广到斜入射的中空角锥反射镜,扩大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从原理上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岳松张智杰雷波王晨晟
- 关键词:时间调制偏振